《国际法》教学大纲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课程代码:1B10215学分:2.0
总学时数:32
先修课程:宪法、民法总论(上)、民法总论(下)、法理学
开课对象:法学本科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国际法是法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确定的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的“10+X”分类设置模式中的10门课程之一,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本科教学16门核心课程之一,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和法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学科性质的重要地位,对国际法的相关学科——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世界贸易组织法、国际商事仲裁法以及国内法各学科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国际社会正在走向一个更加积极、开放和复杂的体系,国际社会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已不可回避,国际法与国内法越来越不可避免地连接在一起,国际法的领域越来越专门化,它不断地影响国内法的内容,甚至那些在传统上被视为纯粹国内法管辖的领域。本课程教学的目的是适应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具有国际法观念和思维方式,适应**、检察机关、外交机关、司法部门和有关外事的政府各部门承担司法行政职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国际法学的基本理论与原理、基本原则、制度与规则体系,分别把握国际法导论、主体、国家领土与国际区域(国际法的物质客体)、平时、战时国际关系(国际法的行为客体)、国际争端的解决(二级规则和程序规则)等五大部分内容。国际法学教学应当立足于当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发展与演变的现实,阐说和学习作用于整个国际社会的国际法原则、制度与规则,并在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对比的变化、国际社会的集体安全、中国的国家安全与中国的国际战略地位变化的背景下,认识、理解和揭示国际法的作用。
该课程重点支持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规格中对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第3点,也即“养成实事求是的精神,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同时为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第7、8、9点提供基础知识的支撑。
本课程将融合课程思政内容,将德育内容融入课程体系,支撑和满足法学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形成对人生价值的正确认识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对国家、民族、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通过课程内容与德育相关内容融合的设计,使学生在具备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达到思想道德要求。
二、课程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第1章 国际法导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导论是整个国际法课程的基础,讲述国际法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概念,是掌握全书内容的钥匙。通过学习导论为理解和掌握整个国际法打下基础。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要能掌握国际法概念、国际法主体、渊源等基本知识点,要理解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要了解国际法的产生及历史发展。
[教学内容]
1.国际法的概念
2.国际法的性质
3.国际法效力的根据
4.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5.国际法的渊源
6.国际法的主体
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培养学生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国情怀和较高的政治素质。结合理论与实践,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国际法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对国家发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国际法治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在国际社会上运用国际法维护二战后秩序、塑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应然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国际法的性质;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2.教学难点:国际法效力的根据。
第2章 国际法上的国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国家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和相关法律制度。通过本章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国家的基本权利、国家承认与国家继承的构成要件,掌握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需要理解国家类型,我国在国家继承与国家承认上的立场,了解国家责任的新发展。
[教学内容]
一、国家概述
1.国际人格与国家要素2.国家的类型3.国家**与国家的基本权利
二、国际法上的承认与继承
1.国际法上的承认
2.国际法上的继承
三、国家责任
1.国家责任的概念
2.国家责任的构成
培养学生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国情怀和较高的政治素质。结合专业知识的案例教学,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国家制度对于国家关系、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看待一个中国下的港澳台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国家的国际人格;国家**与国家基本权利;国家与政府的承认和继承与国家责任等问题。
2.教学难点:国际人格与**;国家责任。
第3章 国际法上的个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个人与国际法有关的问题,说明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本章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我国国籍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外交保护、庇护引渡等基本制度的构成;理解人权公约的意义和内容及实施人权的国际保护机制,理解是对人权问题上内政与非内政的划分,及所谓人道主义干涉的实质合法性问题。了解人权问题进入国际法领域的历程,人权概念和演变与人权权利范畴,
[教学内容]
一、国 籍
1.国籍的概念2.国籍冲突的产生和解决 3.中国的国籍立法
二、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1.国家对外国人的管辖权2.外国人的待遇 3.外交保护
三、庇护和引渡
1.庇护
2.引渡
四、国际人权法
1.国际人权法的基本内容
2.国际人权法的实施机构
培养学生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国情怀和较高的政治素质。结合专业知识的案例教学,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国际法律秩序对于个人、以及国家对于个人在国际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
2.教学难点:个人是否为国际法的主体;在人权问题上内政与非内政的划分;所谓“人道主义干涉”的实质合法性问题。
第4章 国家领土
[教学目的与要求]
把握国家管辖区域的法律地位与法律制度。本章的学习,需要掌握国家领土的构成,国际河流与多国河流的区别,边界利用规则;理解领土**的限制方式,国家边境制度的设计,南极地区法律制度的建议基础;了解我国领土边界的历史由来、冲突的原因及现状等。
[教学内容]
一、国家领土与领土**
1.领土的特征与构成
2.领土**与限制
二、国家边界和边境制度
1.国家边界和边境制度的内容
2.中国的边界与领土**问题
三、南极和北极问题
1.南极与南极条约体系
2.北极的法律地位
培养学生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国情怀和较高的政治素质。结合专业知识的案例教学,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国家领土基本制度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的领土问题及其解决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国家领土的一般性问题。
2.教学难点:领土**的限制。
第5章 国际海洋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说明并把握海洋及内陆水域的法律制度,不同海域、水域的法律地位。本章的学习,需要掌握内水、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公海这五大海域的位置,沿海国与其他国家在海域的权利关系,需要掌握大陆架、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理解海洋法公约中设定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水域的原因,理解无害通过权与过境通行权的区别;了解海洋法公约的产生过程以及给国际社会带来的影响。
[教学内容]
一、内水、领海与毗连区
1.内水2.领海3.毗连区
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1.专属经济区制度
2.大陆架制度
三、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
1.公海的构成与法律地位2.公海法律制度3.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制度
培养学生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国情怀和较高的政治素质。结合南海、东海的相关争议案例教学,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在“海洋世纪”海洋法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以及应当掌握海洋法保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和国际海洋秩序。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等主要海域的法律地位及相关制度。
2.教学难点:大陆架的概念与划界。
第6章 国际航空法与外层空间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说明、界定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的概念与法律地位,把握国际航空法律制度。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学生掌握领空**的概念,国际航空法中运输责任及安全制度内容,掌握外层空间法中登记制度、营救制度以及责任制度;理解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的界线,理解外层空间法原则的基础;了解我国在空气空间法与外层空间法中的参与历史与过程。
[教学内容]
一、空气空间与航空法
1.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2.国际航空法律制度3.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法律保护
二、外层空间法
1.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
2.外层空间法律制度
培养学生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国情怀和较高的政治素质。结合实践教学,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在国际航空法与外层空间法对于我国在国际法治框架下拓展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国际航空法律制度。
2.教学难点: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的界限。
第7章 国际组织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阐述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国际组织的一般法律制度。通过本章学习,需要掌握国际组织的特征,联合国的基本框架;理解联合国权力的运行程序;了解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教学内容]
一、概 述
1.国际组织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2.国际组织的组织机构和活动程序
二、联 合 国
1.联合国的宗旨与原则
2.联合国的主要机关
3.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4.联合国的改革问题
三、其他国际组织
1.区域性国际组织
2、非政府国际组织
培养学生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国情怀和较高的政治素质。结合相关案例的教学,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在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对于塑造国际新秩序的重要性,以及鼓励同学将来关注和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实习和实践机会,将个人发展和国际秩序结合,在更大的舞台上运用和践行法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联合国的法律制度。
2.教学难点: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地位。
第8章 外交与领事关系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把握外交关系与使馆、领馆制度,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意义和内容。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外交与领事的职责,人员的组成,各自的特权与豁免范围;理解外交与领事特权与豁免内容的区别及原因;了解我国两个行政立法与国际条约的关系。
[教学内容]
一、外交关系法概述
1.外交关系法与外交机关体系 2.使馆制度 3.特别使团与领事制度
二、外交特权与豁免
1.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概念
2.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内容
培养学生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国情怀和较高的政治素质。结合相关案例的教学,让学生切身体会外交与领事关系法对于国家与国际新秩序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使馆制度;外交特权与豁免。2.教学难点: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根据。
第9章 条约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说明条约的缔结、条约的修订、条约的遵守与适用等方面的原则、规则和制度,把握条约在规范国际法主体法律关系方面的作用。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条约的概念、条约的缔结程序、条约的效力;理解条约必须信守原则的原因,理解条约的效力与国际习惯效力的区别;了解条约修订修改等要求。
[教学内容]
一、条约概述
1.条约的概念
2.条约的缔结
二、条约的生效与效力
1.条约的生效2.条约的效力3.条约的解释4.条约的失效、无效与修改
培养学生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国情怀和较高的政治素质。结合相关案例的教学,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条约的缔结、解释及履行与国家之间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应当通过条约加强国际合作促进自身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条约的缔结生效程序;条约的遵守和适用规则。
2.教学难点:条约相对效力原则与第三国的关系。
第10章 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
[教学目的与要求]
说明、把握现代国际法所规定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方法、法律方法的规则与程序。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际争端的两种解决方法的各自方法,掌握国际**的构成及判决的执行;理解外交方法与法律方法的区别,理解国际**两种管辖权的差异;了解我国对国际争端解决方法的运用手段及立场。
[教学内容]
一、概 述
1.国际争端的概念
2.国际争端的种类
3.国际争端的解决方法
二、国际争端的政治解决方法
1.谈判与协商 2.调查与和解 3.斡旋与调停
4.联合国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作用 5.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
三、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方法
1.国际仲裁
2.国际**
培养学生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国情怀和较高的政治素质。结合专业知识的案例教学,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与国家领土利益(包括海洋权益)、经贸利益以及其他国家利益的保护是紧密相连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国际**的组成;管辖权和诉讼程序。2.教学难点:国际**的管辖权。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现场教学法、交流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把知识、技能和态度自然融入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通过多种引导问题将学生引入到教学行动中,使学生在工作中思考、构建知识体系和发展综合能力。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结合多媒体动画演示、案例演示、虚拟训练等方法,使抽象的专业概念形象化,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搭建网络学习平台,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课内外教学环节及基本要求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内学时 | 课外学时 | |||||
理论学时 | 上机学时 | 实验学时 | 实践学时 | 小计 | 其中研讨学时 | |||
第1章 | 国际法导论 | 3 | ||||||
第2章 | 国际法上的国家 | 3 | 1 | |||||
第3章 | 国际法上的个人 | 3 | ||||||
第4章 | 国家领土 | 3 | ||||||
第5章 | 国际海洋法 | 5 | 1 | |||||
第6章 | 国际航空法与外层空间法 | 2 | ||||||
第7章 | 国际组织法 | 3 | ||||||
第8章 | 外交与领事关系法 | 4 | ||||||
第9章 | 条约法 | 3 | 1 | |||||
第10章 | 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 | 3 | ||||||
合计 | 32 |
课外学习要求:
该课程教学内容多,知识点丰富,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学生在课外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志应用,对相关背景知识的查找与分析,学习小组对相关问题的讨论等。
五、考核内容及方式
本课程由平时成绩、和期末闭卷考试组合而成,采用百分制。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
平时成绩占50%,主要考查学生学习的态度、参与程度,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等,包括研讨报告、考勤考纪、小论文等作业。重点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3、7、8、9。
期末考试占50%,采用考试的考核方式。考试采用闭卷形式,题型为判断、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题以及案例分析,内容主要包括**************。重点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3、7、8、9。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国际公法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国际公法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1. 程晓霞、余民才主编,《国际法》(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年版
2. 梁淑英主编:《国际法案例教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3. 曾令良、余敏友主编:《国际法:论点·法规·案例》,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 李浩培:《条约法概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 王铁崖:《国际法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 [美]托马斯·伯根索尔、肖恩·墨菲著:《国际公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8. [英]伊恩·布朗利著:《国际公法原理》,曾令良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9. [英]詹宁斯、瓦茨修订:《奥本海国际法》,王铁崖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10. 网络资源: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 http://legal.un.org/ilc/。
修订人:崔起凡
202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