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建设下的《国际金融》案例教学

发布部门:学院发布时间:2022-10-31浏览次数:10

课程思政建设下的《国际金融》案例教学


课程名称:国际金融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时:64学时学分:4学分

授课对象:商务英语1617,商英1819


商务英语学科是一个应用型交叉学科,当前,商务英语正处于转型改革期的十字路口,究竟是经贸专业的学生加强英语学习,还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经贸知识? 我们认为商务英语绝不能以牺牲语言基本功为代价,过硬的语言功底是英语类专业学生引以为傲的资本。国际经济活动离不开社会性的语言交际,经济与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商务英语专业不是要标新立异地完全摒弃英语专业,而是对其在更深层意义上的革新和拓展,在扎实语言基本功上的商务知识拓展。课程教学大纲也指出课程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的情感倾向是本课程教学中一大着力点。

  一、活动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外汇市场有关知识的教授,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汇率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掌握汇率决定理论,并能用英语熟练地表达出来。通过对外汇风险有关知识的教授,使学生了解外汇风险及其在国际金融领域常用的风险防御方法,掌握一些交易工具的基本运用,并能用英语熟练地表达出来。了解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及金融危机的相关理论,使学生能够了解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般特点,并了解国际融资的相关理论。

2.素养目标:了解中国货币体系和中国金融政策、国际金融策略拓展国际视野,思考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引导学生的情感倾向。

3.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内容为核心引导学生学习国际金融知识,了解国际金融经典理论;以研讨和自主学习任务加强语言训练,通过阅读相关文本和评论,提高专业领域内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外汇波动理论及交易实践;运用汇率决定理论解释人民币的升值贬值以及货币的升值贬各种风险防御方法的基本特点及其使用技巧。国际金融领域的基本概念及现代融资相关手段和理论。

  教学难点:课堂时间有限,要做到语言与金融知识双项学习效果优化,需要学生在课外完成大量的阅读,与课堂内容进行“无缝对接”,需要教师静心策划每次活动,由于课堂重点在于金融知识点的讲授,学生需要在课后完成大量的阅读。金融知识点多且难,再加相关文章的课后阅读,学生学业压力大。 

  三、教学活动

1. 学生分组3-4人),参与课外及课堂讨论,完成小组作业与展示

2.由教师讲授金融知识点,学生参与研讨或运用知识点解决相关问题。

四、活动过程 

本案例教学包括个环节:下达任务—前期准备知识点讲解课上短时自主讨论/课后自主研讨研讨成果。

(一)下达任务

要求学生阅读案例分析文本、经典评论、财经新闻、重大时事、我国金融政策、国际金融市场时事等,一般教师会提供相关文章或资料。

(二)前期准备之课外阅读

要求学生读懂理解文本,理解其中用到的金融术语,找出其中的国际金融现象,思考金融现象与所学金融知识点的关联。

(三)知识点讲解

本课程采用内容为依托的思辨型教学,因此知识点由教师讲解,主要讲解主教材中的主要金融知识点,完成知识梳理和重难点知识解说,然后结合学生已经阅读的文本,提出与知识点相关的金融现象,要求学生思考现象背后的国际金融原理。 

(四)教学研讨

本环节是思辨教学的教学研讨分为两大类:一是某知识点的拓展阅读,有限定文本,课堂限时讨论(一般10-15分钟);二是需要整合多个知识点,无限定阅读文本,需要较长时间完成的任务,课堂上安排一节课研讨,主要研讨由学生课后完成并需呈现研讨成果。本课程无法涵盖所有的金融知识,激发学生对该领域的学习热情是课程追求的目标之一。自主讨论环节主要在课堂上进行,在已经阅读文本的情况下限时研讨,需要小组成员的紧密合作,并陈述研讨结果。对于涉及金融知识点多的无限定文本阅读的大作业,安排自主研讨时间,并在学期后期安排一次研讨成果展示课,要求学生在阅读与独立思考基础上整合知识点,确定小组汇报内容,并用PPT展示研讨成果。

研讨成果

鉴于研讨方式的不同,研讨成果呈现方式也不同。限时研讨需要小组派代表陈述小组研讨结果。自主研讨活动需要小组展示每位同学的小组职责和任务,小组汇报需用PPT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小组研讨结果,或以论文形式展现小组研讨成果不管是哪种活动形式,我们都在研讨部分加入了思政元素,主要是中国元素,引导学生质疑某些西方评论,明确自己的情感倾向,让学生理解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重要作用。对于课堂展示,要求各组派1-2名代表清晰表达研讨成果,与听众有一定互动每个小组将对其他小组打分,分值占自主学习总分的50%。小组展示完成后由教师点评并对知识性内容进行补充讲解。

五、主要教学方法与策略

本课程采用以内容为依托,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内容主要是国际金融经典理论及其应用,思辨能力培养主要依托金融文本阅读和案例分析。在教学中,教师将采用混合式教学。具体而言,采用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教学主要是利用学校MOODLE教学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线下教学以讲授与研讨混合的方式展开,强化知识重点和难点。课程思政建设主要是通过在讲解金融经典理论时拆入中国实际情况,既可以作为教材的有力补充,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情感倾向,思考“四个自信”,让学生明白现在的国际金融规则制定者主要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因此中国要在国际金融界立足变强、获得话语权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们不要对外媒评论偏听偏信,要有自己的批判性思辨能力。在实际教学中主要围绕:

1. 课堂理论教学:以教材为依据讲解国际金融经典理论,以及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

2. 研讨与基于问题的教学:通过分组学习,给相关主题的阅读文章,让学生参加限时讨论将商务知识与英语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表达能力相结合,兼顾英语语言能力与商务知识双向学习。

3. “思辨能力培养” 为导向的教学:在讲解知识点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的情感倾向,相信我国的国际金融策略,学习部分政策背后的主要金融原理。

、真实案例展示—国际货币体系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的八大汇率体系;了解欧元与欧元区;了解新兴国家与地区货币体系选择;掌握货币的的“三元悖论”。

2.素养目标:了解中国货币体系拓展国际视野,思考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引导学生的情感倾向。

3.过程与方法:从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出发导入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的相关概念以及IMF下的八大货币体系、欧元及“三元悖论”(知识点讲解);引导学生阅读金融文章与相关评论合理解读文本,引导学生的情感倾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教学重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的八大汇率体系,欧元与欧元区,新兴国家与地区货币体系选择及其原因,货币的的“三元悖论”。 

5. 教学难点:八大货币体系的区分,及将课堂知识与中国实际结合,理论结合实际分析案例文本与经典评论,引导学生的情感倾向。

6. 课前准备将学生组成小组(3-4一组),完成下达任务和课前阅读两个环节。课前要求学生阅读案例分析文本The Revaluation of the Chinese Yuan (p.50-52)及当时的经典评论文章How China Runs the World Economy.读懂案例文本及经典评论,理解其中用到的金融术语,找出其中的国际金融现象,思考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影响。

7. 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点讲解、课上限时讨论成果阐释三个环节

知识点讲解

师:Why is July 21, 2005 an important day? Something special?

生:RMB’s revaluation. 

师:RMB appreciated against USA dollar after the revaluation.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ppreciation and revaluation?

生:Both mean the rising of value.Different?  

从两个同词义术语出发,引起大家对汇率体系的学习兴趣。


  • 由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导入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总体走势图,很明显有稳定期和明显的升贬值期,一来可回顾已经学习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来引起大家对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的感性认识,激发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师:What was the main tendency of RMB’s value from 1970s to 1994? What’s the value change from 2005 to 2008?

生:decline; rising

部分学生看着走势图理解不了人民币到底是升值了还是贬值了,简单地将上升趋势理解为升值,下降趋势理解为贬值,指出了图示中上升下降趋势与货币升贬值关系取决于直间接报价方式,为后面报价方式的学习埋下伏笔。


本堂课知识要点:(这部分由教师讲授,约一课时)

  1.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classifies all exchange rate regimes into eight specific categories (IMF下八大货币体系)

Exchange arrangements with no separate legal tender

Currency board arrangements

Other conventional fixed peg arrangements

Pegged exchange rates within horizontal bands

Crawling pegs

Exchange rates within crawling pegs

Managed floating with no pre-announced path

Independent floating  

  1. Fixed Versus Flexible Exchange Rates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

A nation’s choice as to which currency regime to follow reflects national priorities about all facets of the economy, including: inflation, unemployment, interest rate levels, trade balances,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choice between fixed and flexible rates may change over time as priorities change.

Countries would prefer a fixed rate regime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s:

stability in international prices

inherent anti-inflationary nature of fixed prices

However, a fixed rate regime ha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Need for central banks to maintain large quantities of hard currencies and gold to defend the fixed rate

Fixed rates can be maintained at rates that are inconsistent with economic fundamentals

  1. Emerging Markets and Regime Choices (新兴国家的货币体系选择)

A currency board exists when a country’s central bank commits to back its monetary base – its money supply – entirely with foreign reserves at all times.

Dollarization is the use of the US dollar as the official currency of the country.

  1. Birth of a European Currency: The Euro (欧元的诞生)

  2. To prepare for the EMU, a convergence criteria was laid out whereby each member country was responsible for managing the following to a specific level:

Nominal inflation rates

Long-term interest rates

Fiscal deficits

Government debt

In addition, a strong central bank, called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ECB), was established in Frankfurt, Germany.

Function: Achieving Monetary Unification

If the euro is to be successful, it must have a solid economic foundation. The primary driver of a currency’s value is its ability to maintain its purchasing power. The single largest threat to maintaining purchasing power is inflation, so the job of the EU has been to prevent inflationary forces from undermining the euro.

  1. The Impossible Trinity (三元悖论)


课上限时讨论 (约10分钟)

  1. Appreciation and revaluation

  2. Do you believe that the revaluation of RMB was politically or economically motivated?

  3. Why did the article How China Runs World Economy concern cheap finance and cheap goods from China? What happened after RMB appreciated more than 20%?

第一个问题旨在检测学生的听讲效果,明白这两词在金融专业领域不可混用,他们背后隐含的是不同的货币管理体系。

第二个问题比较开放性,旨在引导学生的情感倾向,人民币升值当时确实面临很大的政治压力,但更重要的是处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考量,相信国家的国际金融决策。

第三个问题基于文本阅读,文中以美国为立场看待人民币的升值,从中看到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给美国带来的利弊,本问题的探讨同样包含思政元素,西方评论有自己的立场,我们不能偏听偏信,要有自己的思辨能力,文中忽略了人民币货币管理体系的改变对中国的影响。


成果阐释

各小组一名同学发言,结合课堂知识阐释了小组对第二和第三个问题的讨论结果,基本体现了大家对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的理解,也基本能理解文中提到的cheap finance and cheap goods from China的金融原因,最后由教师点拨,实现课程思政教学,即引导学生的情感倾向。


在这个案例中,本课程引导学生情感倾向,让学生明白我国现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体系对于宏观调控而言可以让人民币浮动起来,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金融手段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体现了对我国金融体系的信任。以“中国事、中国元素”为课程思政切入口,在教学中实践“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


Copyright©:浙江万里学院 浙ICP备050145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