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通过凝练专业知识中的育人价值,帮助学生领会语言的内涵,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培养文化自信、批判性思维、塑造理想人格、礼貌教养, 并且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总体思路
(一)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学科思维处理教材,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挖掘教育因素。教学内容是依据教学的目标选择出来、 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进行加工的、在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的结合主要从吃透教材、教材的选取和拓展、脚手架的搭建三个方面入手。
扣紧教材与课程思政的结合点:教材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吃透教材教师才能剔选出符合新时代精神、凝聚新时代智慧的内容,引导学生在观 点输出和母语文化输入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等。
教材的选取和拓展:教材使用常常陷入“过分依赖”和“完全抛开”两个误区,前者表现为高度依赖教材,照本宣科;后者表现为教材利用率低,另起炉灶。教材选取应遵循精准性和多样性原则,对准教学目标,多种输入模式。
脚手架的搭建:学生接收和获取信息或者陈述性知识,并不能直接产出语言程序性知识,应该通过逐渐搭建脚手架,完成从接受知识到产出语言的过度,遵循渐进性、多样性、精准性的原则。
(二)思政教育融入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简称POA),该教学法认为语言教育面对的是人。人是有情感、有思想的高级动物。我们不将教育对象视为流水线上的产品或听任摆弄的机器人。教育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就需要顾及人的智力、情感与道德等各个方面。具体而言,外语课程不仅要实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工具性目标,而且要达成高等教育的人文性目标,例如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在教学过程中:
第一,认真选择思政型产出任务的主题。本课程有利于思政目标实现的话题可分为两大类:1)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有利于培养学生中外文明沟通互鉴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换句话说,一类话题围绕的是如何促进学生个人健康成长,另一类话题围绕的是如何使学生担负起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社会责任。
第二,精心选择为思政型产出任务服务的输入材料。教师一方面挑选思想境界高、扬正能量的语言材料,用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体系;另一方面挑选反映国内外社会和政治热点话题的语言材料,用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第三,巧妙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对子或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也可以通过学生互相评价产出成果来提高学生客观评价他人优缺点的能力。
(三)思政教育融入教学评价
在教学评价上,思政化的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思政教育的过程,将育人置于首位,将正确的价值观、成才观渗透到教学全过程,做到以评促思、 以评为学。教师布置的思政型产出任务,可以通过师生合作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语言输出进行评价。
通过上述的方法,本课程有效地将思政融合进课堂教学,达到育人的目的。
本课程的思政元素
本课程以“课程思政”为载体,探索“专业知识学习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对课程思政进行总体设计,分章节设置不同的思政方向,以模块化方式凝练思政内容,并不断扩展其中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创新教学方法,通过线上课程、学科竞赛等多种形式将学生培养与国家发展、社会需求相结合,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本课程以模块化方式凝练思政内容,所以思政元素分为三大模块:
(一)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需要认真领悟植根于实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深入挖掘温润而隽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要旨,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全过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旗帜,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鲜明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本课程在当下社会思潮更加多元化的背景下,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下功夫,把立德树人融入专业知识教育,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的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以完善人格和培育人才为教学目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把“中国梦”理解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港澳台、在海外和世界上更形象、更生动的一种说法。“中国梦”是目标与手段的有机统一,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就是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做过一个阐述,说“我们就是要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本课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大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三个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
具体设计情况
本课程的教学单元、思政的具体内容和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通过三大模块进行整合,详情见下表:
思政元素模块 | 教学单元 | 课程思政具体内容 | 教学方式 |
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 Whatever Happened to Manners? (综合教程) |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礼仪:“礼仪之邦” | 线上线下+产出导向法:Double Face of Good Manners (讨论+反思) |
Five Traits of the Educated Man(综合教程) | 了解孔子的修身与育人 | 线上线下+产出导向法:High Education Degree VS. High Moral Integrity(高学历=高素养的相关辩论) | |
Cultural Encounters(综合教程) | 培养文化自信 | 线上线下+产出导向法:Pros and Cons of Globish(辩论) | |
My Forever Valentine(综合教程) | 认识文化侵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 线上线下+产出导向法:Qixi and Valentine’s Day(讨论中国的七夕和西方的情人节的受欢迎程度) | |
Fourteen Steps (综合教程) | 知晓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助人为乐、乐善好施 | 线上线下+ Blind vs See (思考+反省) |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Dealing with AIDS(综合教程) | 友善:引导学生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 线上线下+产出导向法:Dealing with Difficulties(写作) |
My Stroke of Luck (综合教程) | 和谐:了解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态局面。 | 线上线下+产出导向法:Treat VS No Treat(探讨生命的意义、政府的作为) | |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综合商务英语) | 敬业:引导学生要具有积极向上的劳动态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忠于职守、精益求精、服务社会,充分体现现代主义职业精神。 | 线上线下+产出导向法:马斯洛需求理论去分析广告,来探索什么样的需求最能激励大家(实践分析+讨论) | |
Focus on Global Warming(综合教程) | 发扬两山精神,践行使命担当 | 线上线下+产出导向法:Global Warming VS Global Cooling(议论文写作: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 |
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 | Strategy(新标准商务英语综合教程) | 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机遇 | 线上线下+产出导向法:SWOT Analysis (调查分析) |
Marketing(新标准商务英语综合教程) | 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 | 线上线下+产出导向法:市场营销的道德准则(查找资料+论证) | |
Brand Management(综合商务英语) |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威胁 | 线上线下+产出导向法:新疆棉事件(分析各个品牌的管理措施) | |
The Jeaning of America(综合教程) |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梦 | 线上线下+产出导向法:American Dream VS Chinese Dream(对比+分析中国梦与美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