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及思政元素
明确思政课程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为保证课程思政的有效性,在原有的知识、能力、语言三大教学目
的基础上,针对课程性质,设置了思政所要达到的教学目
,增加后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语言目标和素质目标四个。知识目
是课程设置的基本目
,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与规范是大学生所应具
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力目
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科研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独立思维、科学探索的能力;语言目
为锻炼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激活学生的知识输出与输入;而素质目
是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学术道德。
其次,结合课程特点,挖掘思政元素。针对新的素质目
,根据不同的内容模块,挖掘融入各项德育元素。该课程的德育教育的融入可以分为学术道德、学术精神和学术品格三项。
(1)学术道德教育融入。
做学问前,先做人。特别是对于青年学生而言,从踏上学术征程的初始,就要开始培养自己的学术道德,这无论是对于个人发展还是对于国家的事业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在研究入门阶段,强调学术道德的重要性。列举学术界学风文风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也强调我国学风文风优良的传统以及其中体现出来的甘于寂寞、奉献真知的学术精神。
(2)学术精神教育融入。
①创新性。
为大众流行的观点所湮没,不因眼前的困难而退缩,就离不开创新**的驱动。调动与引导学生学术创新的渴望、需求,提高其创新的积极主动水平。该项教育主要融入于学术论文选题教育阶段。
②批判性。对国内外文献资料具有甄别能力。强调批判精神的重要性,不盲目肯定或否定一切,而是辩证的看待一切事物,敢于挑战权威,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看法。该项教育融入与资料收集分析阶段以及文献综述撰写阶段。
③严谨性。在治学的过程中对学术持有一种严格谨慎的评价和心理倾向。在该课程中,学生学习从学习者角色向研究者角色转换,秉持一份严谨治学的态度是十分必要的,是学术精神的重要支撑,是学术研究顺利实施的良好保障,因此该项德育教育贯穿整个学术活动实施阶段,让学生认认真真地做学问,扎扎实实地从事调查研究。
(3)学术品格教育融入。
①执着追求的毅力。学术研究是一项艰辛枯燥的事情。克服困难的毅力是人们排除各种困难,执着追求直至取得成功的精神力量,作为学术研究的初行者,更应具有这样一项宝贵的意志品质。该项品质的育成融入研究入门时以及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强化。
②团队合作的品质。学术研究是求真的过程,不仅需要研究人员前仆后继的勇气,还需要群策群力的合作意识。学会合作与分享,在各自的优势互补中实现共赢,是优秀学者应该具有的品质,也是学术精神不可或缺的内容。该项品质的教育主要融入于团队合作研讨阶段。
二、实行多元化教学方法
在课程实施期间,收集编写思政配套的教学案列,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融入到各个教学内容中。具体如下:
1.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将课堂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提升课堂话语传播的有效性。运用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与角色体验等方法,促进学生通过参与和思考、实现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培育良好的价值观。
①案例教学法
了解社会热点,精选课程案列,找到课程与社会现实、学生思想动态的契合点。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组内成员分工合作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人探讨的写作精神,实现思政内容的自我教育。
②情景教学法
在课堂上,以一个科研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道德操守要求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模拟课题,要求学生按照一个科研工作者的
准去完成,通过模拟课题中的实施,将思政教育具体化,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③任务驱动法
将课程内容分成若干个工作任务(如学生论文错误查找与分析等)分配给学生,并采取分组形式完成任务。组内各成员分工明确,相互合作,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引导,让学生领悟团队的重要性,于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价值观。
④课堂讨论法
针对课程内容,在课堂上发起话题讨论,最后进行引导性总结。学生通过踊跃发言、充分探讨,观点碰撞,最后通过教师主导话题结论方向,让错误思想倾向被自觉修正。
2. 思政元素相关案例的收集及课件制作
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通过网络、新闻、报刊杂志收集融入该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相关资料,对资料进行甄别筛选,对案例进行整理汇编,并制作成PPT、视频等多媒体课件。
3. 观摩学习,融合贯通
作为“课程思政”的实施者,承担了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以饱满的**、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中,自身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在课程思政实行过程中,加强自身的学习,注重学习思政教育的工作方法,通过上公开课,接受其他老师的批评和指正,通过观看优秀教师的观摩课,不断提高自身在课堂上开展思政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法等传授给学生。
课程的教学设计不是一层不变的。在每一轮的课程思政过后,都要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再进一步完善思政案例以及实施方案。并通过对毕业论文
导老师的调查,了解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