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部门:学院发布时间:2022-03-11浏览次数:10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Outlin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课程代码 1C18465                                              学分 2.0

总学时数 32        

先修课程            

开课对象 汉语言文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中国文化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为具体的专业课学习打好文化根基。学习本课程的任务是要使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各方面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把握儒家、道家、佛教道教等各家思想的精神内涵它们对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同时对于中国古代的各个艺术门类加以分别介绍,赏析经典作品,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的艺术精神,让学生同情地理解中国文化实质提升个人文化素养、思想理论水平和赏析品鉴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力。

课程重点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8掌握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有的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现在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基础和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为具体的专业课学习打好文化根基。

课程重点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12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适应性好,综合显现专业教育特色。体现在该课程集中探讨了解中国文化,能使学生直接获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有较为广泛的职业适应性,综合显现专业教育特色。

本课程内容自然涵有和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支撑和满足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的第1“形成对人生价值的正确认识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对国家、民族、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体现在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基本内容,理解中国文化基本思想精神和艺术精神,可以提升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在第一次授课的绪论部分先向学生介绍本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介绍本课程教学理念,提出学习要求,明确考核办法,概括说明本课程适宜的学习方法。

1章  中华文化导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何谓“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概说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农业自然经济,血缘宗法制度。

[教学内容]

1.课堂学习内容:

1)“文化”的含义,文化的分层、分类,文化的功能。

2)中国文化的构成。

3)中国传统社会的两大特征:农业自然经济,血缘宗法制度。

2.课外自学内容:

1)阅读《中国文化概论》金元浦编,绪论和第一章。

[德育要素及内容]

认识文化的含义和层级,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和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传统社会的两大特征。

难点:血缘宗法制的特点。

2章 儒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儒家学说几个历史发展阶段,着重掌握原儒即孔子思想的基本精髓,以及孟子和荀子对于儒家思想的继承发展。指导学生课后阅读相关经典,对有兴趣的学生引导进一步学习宋明理学的相关内容,建立对儒家学说的客观理性认识。

 [教学内容]

1.课堂教学内容:

1)孔子生平和思想。

2)孟子、荀子思想。

3)宋明理学导论。

2.课外自学内容:

1)《论语》。

2)建议选读郑家栋《儒家文明》。

[德育要素及内容]

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思想的主流,科学辩证的认识,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提升道德修养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儒学思想的基本精神

难点: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3章  道家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道家思想重要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其人其文,着重理解他们的哲学思想,以及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

[教学内容]                       

1.课堂教学内容:

1老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                   

2庄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

3老庄思想对于中国社会和艺术的影响。                   

2.课外自学内容:

1)《老子》选读。

2)《庄子》选读。

[德育要素及内容]

    理解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思考道家文化的现代启示,对于提升文化修养和品质都有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理解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                    

2.理解“逍遥游”的含义及其现代启示意义。

3.了解老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点:

1.道家思想与艺术精神的关系。

2.儒道互补。

4章 佛教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佛教的创立和传入过程,基本教义,主要掌握佛教中国化派别中的禅宗思想,理解慧能禅的核心思想,认识佛教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教学内容]                       

1.课堂教学内容:

1)佛教的创立及传入。

2佛教基本教义和主要宗派。

3)慧能禅的核心思想。

4)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课外自学内容:

1)建议阅读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等书籍。

[德育要素及内容]

佛教传入中国,如何中国化,由此看文化交流中的互释和融合,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禅宗的核心思想。

难点:格义和反向格义法。

5章 道教

[教学目的和要求]

梳理道教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渊源,阐释道教的基本教义,掌握道教的流派演变与基本宗旨。掌握道教批判产生的原因与文化阐释,认识到道教“妖道”的定性有其深层的政治原因。

[教学内容]                       

1.课堂教学内容:

1道教的历史渊源。

2道教的基本教义。

3)道教的流派演变。

4)道教批判产生的原因与文化阐释。

2.课外自学内容:

1)建议阅读任继愈《中国道教史》、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讲》等书籍。

[德育要素及内容]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特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道教的基本教义。

难点:道教批判的文化阐释。

6章  古代绘画

[教学目的和要求]

梳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掌握中国传统绘画中蕴含的基本艺术精神,提高中国绘画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

1.课堂教学内容:

1)国画的基本类型: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2)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3)国画的特点和基本艺术精神。

2.课外自学内容:

1)推荐阅读《中国古代绘画名品》。

[德育要素及内容]

赏析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提高艺术修养,提升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绘画经典作品赏析。

难点:绘画的艺术精神

7章 古代建筑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基本特点。以“秩序”和“诗意”为关键词,掌握中国古代建筑体现的文化内涵,提高对中国古代建筑的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

1.课堂学习内容:

1)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宫殿民居、园林宗教建筑

2)经典建筑作品赏析。

3)古代建筑中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

2.课外自学内容:

1)建议阅读《中国古代雕塑》。

2)收集家乡的古建筑资料。

3)写一篇相关的游记。

[德育要素及内容]

赏析中国古代建筑作品,提高艺术修养,提升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古建筑的分类赏析。

难点:领略古建筑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精神

第8章  古代雕塑

[教学目的和要求]

梳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发展脉络,掌握中国传统雕塑中蕴含的基本艺术精神,提高中国雕塑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

1.课堂学习内容:

1)古代雕塑的发展历程。

2)古代雕塑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

3)经典雕塑作品赏析。

2.课外自学内容:

1)建议阅读《中国古代雕塑》。

[德育要素及内容]

赏析中国古代雕塑作品,提高艺术修养,提升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不同时期雕塑艺术的不同特点。

难点:领略古代雕塑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精神

9章  古代服饰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变迁,掌握各个时期有特色的传统服饰,掌握传统服饰的构成要素和主要类型,认识到中国古代衣服的基本功能在于实用、伦理和审美三方面,体现“礼”与“德”以及等级制的思想观念。

 [教学内容]

1.课堂教学内容:

1)中国古代服饰介绍及欣赏。

2)中国古代服饰的美学特征

3)传统服饰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

2.课后自学内容:

1)建议阅读周锡保的《中国古代服饰史》、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书籍。

[德育要素及内容]

了解中国古代服饰的特点,提高艺术品鉴能力,树立健康的美学观,提升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各个时期传统服饰的特点。

难点:中国古代服饰的美学特征

10章  节庆文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传统节庆习俗的起源,认识中国民众的岁时观念起源于他们的谋生活动和生活感受。掌握重要传统节日的习俗,认识到二十四节气、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宗教仪式在节日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掌握节俗的内容与功能已经由单一性向复合性发展。

[教学内容]

1.课堂教学内容:

1)传统节庆习俗的起源与发展概述。

2)重要的传统节庆民俗的特征。

3)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2.课后自学内容:

1)建议阅读余世存的《节日之书:余世存说中国传统节日》、陈玉新《中国人的传统节日》等书籍。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民俗活动

3收集家乡的民俗民风资料。

[德育要素及内容]

    了解传统节庆民俗文化,并鼓励学生参加家乡的民俗活动,对于传统文化的特点更为理解,提升对家乡对国家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重要传统节日的习俗。

难点: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11章  传统饮食文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体验饮酒、品茗饮食活动中的情感寄托与文化意蕴,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

1.课堂教学内容:

1)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概述。

2)酒文化。

3)文化。

2.课外自学内容:

1)建议阅读《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等书籍。

2)收集家乡的传统美食。

[德育要素及内容]

    了解传统饮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特点更为理解,提升对家乡对国家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酒文化、茶文化。

难点:饮食活动中的文化意蕴

12章  传统婚姻家庭文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

梳理中国传统婚姻家庭的发展脉络,理解中国传统婚姻家庭文化中蕴含的基本精神,了解中国传统婚姻和家庭文化的传承关系。

[教学内容]

1.课堂教学内容:

1)中国传统婚姻家庭的发展。

2)传统婚姻家庭的特点。

3)家庭文化传承。

2.课外自学内容:

1)建议阅读《中国古代的婚姻与家庭》等书籍。

[德育要素及内容]

    了解中国传统婚姻家庭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为深入,有助于树立健康的婚姻家庭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传统婚姻家庭文化的特点。

难点:家庭文化的现代传承。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教师为主导的启发讲授教学法为主辅以研讨式合作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和指导学生围绕课程进行课外阅读和生活实践,多方面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本课程内容本身就涵有课程思政的内容,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进一步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提升学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理解,提升修养和品德。也拓展学生对于中国古代艺术文化层面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既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又可以提升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益助

 

四、课内外教学环节及基本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课内学时

课外学时

理论学时

上机学时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

小计

其中研讨学时

1

中华文化导论

2

 

 

 

2

 

2

2

儒家

4

 

 

 

4

2

2

3

道家

4

 

 

 

4

 

2

4

佛教

2

 

 

 

2

 

2

5

道教

4

 

 

 

4

2

2

6

古代绘画

2

 

 

 

2

 

2

7

古代建筑

2

 

 

 

2

 

2

8

古代雕塑

2

 

 

 

2

 

2

9

古代服饰

2

 

 

 

2

 

2

10

节庆文化

4

 

 

 

4

2

2

11

传统饮食文化

2

 

 

 

2

 

2

12

传统婚姻家庭文化

2

 

 

 

2

 

2

合计

 

32

 

 

 

32

6

24

 

五、考核内容及方式

考试是对教与学的全面验收,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考试题目要全面符合大纲要求,同时要做到体现重点,难度适中,题量适度考试题型为填空、名词解释、材料题和论述题,内容主要包括儒释道佛思想以及课程所讲授的各个艺术门类

课程考核的指导思想:全面评价、师生评价和过程评价,注重德育成效。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组合而成,各占50%。注重考核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诚信情况、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期末总评成绩=50%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

平时成绩=50%自主学习成绩+50%过程性学习成绩

自主学习成绩主要取决于课后阅读笔记的质量及思政评价成绩过程性成绩包括作业、课堂表现和考勤

思政评价成绩由考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行为规范、思想言论等方面的表现组成,通过多途径记录、多维度考察,给予综合评定

期末成绩闭卷考试的卷面成绩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

1.中国文化概论》,金元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中国传统文化》,张岂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3.《儒家文明》,郑家栋等,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老庄新论》,陈鼓应,商务出版社2008年版。

 

 

 

 

 

 

 


Copyright©:浙江万里学院 浙ICP备050145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