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精读(二)》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部门:学院发布时间:2022-05-12浏览次数:10

《日语精读(二)》课程教学大纲

(Japanese Intensive Reading Ⅱ)


课程代码:1E11485学分:10.0

总学时数:160 理论时数:128实验时数:32

先修课程:日语精读(一)

开课对象:日语专业(本科)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日语精读(二)》作为精品课程之一从词汇语法阅读等各方面来全面培养学生的日语学习能力,是日语专业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日语基础知识之上,继续学习日语初、中级语法,由初级向中级过渡,同时培养日语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主要目的是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多元文化沟通等品质与能力的应用型日语核心素养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重点支持人才培养方案以下毕业指标点: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较为系统地掌握日语基本语法知识,并能用于解决初中级日语会话中的交流问题。

体现如下:在掌握前期课程所学知识的前提下,能进一步积累日语词汇及语法知识,了解日本社会文化常识,积累一定数量的日语词汇,逐步在用言的活用,词句的时态、体态等方面逐步构建起语法体系,并将所学活用于日常会话中,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比较中日文化间的异同,接受文化的多样性,逐步实现话题丰富,表达流畅,和谐交流。

本课程将融合课程思政内容,将德育内容融入课程体系,支撑和满足日语专业毕业的第三项要求:“养成实事求是的精神,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通过课程内容与德育相关内容融合的设计,使学生在具备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达到思想道德要求。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及要求]

1.寒假(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2

掌握日语中自他动词的分类及特点。能够用日语描述自己的假期生活,了解假期准备、目标活动变化等并掌握相关词汇。介绍并对照中日两国的历史年代。

2.学习(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2

掌握动作发生时间的表达方式,如:在~之前,在~之后等。能够用日语描述自己的学习情况,学习感想、过程中的难点、今后的计划等并掌握相关词汇。介绍日本的天皇制,对比中国古代皇帝制度。

3.英语会话(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2

掌握动作发生时间的表达方式,如:即将~,刚刚~等。能够用日语描述自己目前的英语水平,对比自己学习英语和日语时方法和效果的异同等并掌握相关词汇。介绍日本的“五大传说”。

4.小测试(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2

掌握常用补助动词的用法,如:动词的持续体、完成体、愿望、第三人称愿望的表达等。能够用日语描述自己如何应对考试,考试的目标或结果以及反思等并掌握相关词汇。介绍日本大学的日学考试制度,对比中国的高考制度,比较异同。

5.文化祭(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2

掌握日语中决定、规定的表述方式,如:主观决定、客观规定、事态发展的趋势等。能够用日语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活动形式及感兴趣的原因等并掌握相关词汇。介绍日本的俳句,对比中国的唐诗。

6.公司参观(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2

掌握日语中目的、目标、命令的表达方式,动词命令形的活用等。能够用日语描述参观公共场所的注意事项,包括常见的参观用语、禁止事项等并掌握相关词汇。介绍日本的泡沫经济形成原因及其影响。

7.协助(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2

掌握授受关系的表达方式,如:为别人提供协助时以及需要他人帮助时的表达方式等并掌握相关词汇。介绍日本人的集团意识。

8.在医院(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2

掌握推测的表达方式的,如:似乎、好像、大概、示例、比喻等。模拟用看病过程中用日语与医生的交流场景,描述自己的身体情况、症状表现,向医生询问病情、注意事项等并掌握相关词汇。介绍日本的“冠婚葬祭”等风俗习惯,并与中国的“婚丧嫁娶”等风俗习惯对比。

9.打工(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2

掌握几个重要助动词的用法,如:表达推测、传闻的ようだ、そうだ、みたいだ。能够理解上述助动词的使用区别。用日语描述自己兼职的经历、毕业后的计划、理想就业地或职业等并掌握相关词汇。介绍日本的茶道,对比中国的茶文化。

10.旅行(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2

掌握条件句的表达方式,如:表示假定、条件的なら、ば、と等词词汇的用法。能够用日语描述某次旅行的时间、地点、伙伴、喜欢旅游的理由等并掌握相关词汇。介绍日本的富士山,对比中国的名山。

11.生日(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2

掌握条件句的表达方式,如:表示必然、警告的と、表示假设和未来完成的たら等词的用法。能够用日语描述礼物选购、种类、功能等并掌握相关词汇。介绍日本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以及中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领奖发言日文翻译版。

12.事件(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2

掌握被动句的表达方式,动词被动形的变化规则及活用。能够用日语描述事故的种类、事故发生的原因等并掌握相关词汇。介绍日本歌舞伎,了解歌舞伎中的中国文化,并对比中国的京剧。

13.社团活动(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2

掌握使役句句的表达方式,动词使役形的变化规则及活用。能够用日语描述自己所在社团的基本情况、学校社团的种类、任务等并掌握相关词汇。介绍日本大学的社团活动并进行中日对比。

14.研修(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2

掌握使役句和授受关系句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以及使役被动句的用法。能够用日语描述自己实习实践过的工作、地点、理由等并掌握相关词汇。介绍日本公司入职教育和企业培训。

15.研讨课(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2

掌握日语敬语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敬语动词的变化规则,区分自谦语和尊他语。能够用日语描述学校课堂类型、课堂发表准备、发表注意事项等并掌握相关词汇。了解“二重敬语”。

16.忘年会(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2

掌握日语敬语的表达方式,牢记常用的敬语句型。能够用日语描述忘年会流程、忘年会干事的职责等并掌握相关词汇。了解日本的年终聚会。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属于基础必修课,授课对象为日语本科一年级学生,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主导的启发式课堂理论授课教学法为主,研讨式教学为辅。

1)教师主导的启发式课堂理论授课教学:通过对基础词汇、句型的讲解,课文的分析以及日本文化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理解日语语篇的能力,并能将语言学习与文化体验相结合。

2)研讨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基于不同主题的日语基础会话训练,加深其对日语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围绕课本日本文化小专栏进行资料查找,进行中日对比,并在课堂上发表汇报,使学生通过日语课程的学习,掌握日语语言表达能力。

3)课程思政融于课堂教学:在了解日本文化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祖国语言与文化的认知与理解,能够比较中日文化间的异同,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理解、尊重对方,接受文化的多样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文化自信,在对外交流中吸取精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四、课内外教学环节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课内学时共160学时,计划讲授16周(每周10学时)具体按校历执行。其中包含32学时课内实践,16学时研讨,课外64学时。课内外教学安排见表4-1和课外学习要求。

4-1 课内外教学环节安排表

序号

教学内容

课内学时

课外学时

理论学时

上机学时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

小计

其中研讨学时


1

寒假

8



2

10

1

4

2

学习

8



2

10

1

4

3

英语会话

8



2

10

1

4

4

小测试

8



2

10

1

4

5

文化祭

8



2

10

1

4

6

公司参观

8



2

10

1

4

7

协助

8



2

10

1

4

8

在医院

8



2

10

1

4

9

打工

8



2

10

1

4

10

旅行

8



2

10

1

4

11

生日

8



2

10

1

4

12

事件

8



2

10

1

4

13

社团活动

8



2

10

1

4

14

研修

8



2

10

1

4

15

研讨课

8



2

10

1

4

16

忘年会

8



2

10

1

4

合计


128



32

160

16

64

课外学习要求:

1)每次上课前应将要上课的内容预习,每学完一篇课文后,要求学生熟记单词、背诵课文指定内容。作业以做教科书上的习题为主。(20学时)

2)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点完成一些配合教学阶段的练习题和阅读专业对口的课外读物至少2本,以更好地巩固和消化所学的内容。(12学时)

五、考核内容及方式

本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组合而成,采用百分制计分制。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

平时成绩占50%,主要考查各章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包括学生的出勤率、期中考试检查、每周的听写检查、每周的课文背诵检查、撰写2篇专业知识小论文等。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采用考试的考核方式。考试采用闭卷形式,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翻译题等。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文字、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翻译等。

思政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小组协作、思想认识等方面的表现,通过多途径记录、多维度考察,融入平时成绩的各项考核中,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考察。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

     1.刘利国等编著,《新经典日本语 基础教程》(第二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4

 2.刘春英编著,《现代日语语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4

 3.徐敏民主编,《基础日语(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5


制定(修改)日期:202101



制定(修改)日期:20206




Copyright©:浙江万里学院 浙ICP备050145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