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泛读》教学大纲
(Japanese Extensive Reading)
课程代码:1E12565学分:2.0
总学时数:32
先修课程:基础日语
开课对象:日语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通过阅读一些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既有反映时代脉搏,也有介绍传统文化的文章,不断提升语言水平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综合运用语言及其相关能力的具有实践性质的课程。通过对各类日语文章的讲读,使学生在进一步巩固日语基础的前提下,认真解析日语语言构造,深刻领会日语文章的内涵。选择既有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也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文章,通过这些文章的讲读,培养学生深入思考、不断拓展知识结构和自主延伸阅读的学习习惯。
本课程将融合课程思政内容,将德育内容融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人文与科学素养以及合作、敬业、创新精神。通过课程内容与德育相关内容融合的设计,使学生在具备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达到思想道德要求。
课程重点支持以下毕业要求指标点:
2.7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较为系统地掌握日语基本语法、以及日常交流所需的各种基础知识。
体现在对日语文章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以及加深对日本文学、社会、科学等各个方面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围绕策略训练、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三个方面组织教学。策略方面主要训练略读、寻读、细读、评读等阅读理解技巧和方法;知识内容主要包括词汇、句法和篇章方面的日语知识以及与阅读语篇相关的社会文化北京知识;能力培养主要包括文本语言理解、篇章结构分析以及逻辑思辨与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内容。
1.文学作品及随笔类文章(课内6学时)
锻炼快速阅读总结归纳文章各段落要点的能力,作品的背景知识及专有词汇的解析能力。
主要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2.4、2.7、2.9。
[德育要素及内容]
能理解文本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把握主题思想;能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创作技巧和语言艺术;对文学的美具有欣赏的能力。
2.日本历史传统文化类文章(课内6学时)
能够辨识事实与观点、原因与结果,特别是隐性因果关系的辨识
[德育要素及内容]
使学生能够理解文化现象、适应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主要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2.4、2.7、2.9。
3.日本现代社会文化类文章(课内6学时)
掌握日语的语言特点及文体结构,加强文化内涵的理解、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德育要素及内容]
让学生能够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增强批判意识,并能对不同文化进行阐释和评价。
主要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2.4、2.7、2.9。
4.教育、环保等话题类文章(课内6学时)
学会通过分析数据、排列顺序、绘制图表等方式理解文章细节;会区分段落层面与文章层面的主要观点。
[德育要素及内容]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理性思维,公正评价,敏于探究,持之以恒地追求真理的素养。
主要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2.4、2.7、2.9。
5.社会时事及评论类文章(课内8学时)
锻炼如何快速提出自己观点的同时并反驳对方观点,能够比较中日两国在法律制度、社会福祉等方面的异同。
[德育要素及内容]
培养学生基于跨文化沟通上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日本和中国的国情发展大势,培养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主要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2.4、2.7、2.9。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学生的实际阅读训练为主,每堂课一篇主课文,进行阅读技巧和策略的讲解,一篇副课文,由学生巩固训练,三篇短文让学生训练阅读速度并对自己的理解能力进行自测。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对日语的语言表现和文章内容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广泛阅读日语文章的兴趣。
四、课内外教学环节及基本要求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内学时 | 课外学时 | |||||
理论学时 | 上机学时 | 实验学时 | 实践学时 | 小计 | 其中研讨学时 | |||
1 | 文学作品及随笔类文章 | 6 | 6 | 6 | ||||
2 | 日本历史传统文化类文章 | 6 | 6 | 6 | ||||
3 | 日本现代社会文化类文章 | 6 | 6 | 6 | ||||
4 | 教育、环保等话题类文章 | 6 | 6 | 6 | ||||
5 | 社会时事及评论类文章 | 8 | 8 | 8 | ||||
合计 | 32 | 32 | 32 |
课外学习要求:
1.每次课前对该课前的思考题进行思考,熟悉该课文的相关的题材,准备好在课上用日语发表见解(16学时)
2.课后完成每课最后的三篇短文阅读(16学时)。
重点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2.4、2.7、2.9。
五、考核内容及方式
本课程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组合而成,采用百分制计分制。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
期末总评成绩=50%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
平时成绩=50%自主学习成绩+50%过程性学习成绩
过程性学习成绩主要以出勤和课堂表现、课程平台的讨论发言等过程表现为依据。包括学习态度,考勤考纪,自主学习成绩包括学习报告、课外阅读完成情况等。重点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2.4、2.7。
期末考试采用考试的考核方式。考试采用闭卷形式,题型为选择题、判断题、翻译题,内容主要包括长文阅读、短文阅读、日翻中。重点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2.7。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
1.叶琳 主编 《新编日语泛读教程 第2册》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13年12月
2.张厚全 叶琳 主编 《新编日语泛读教程 教师用书1-2》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14年8月
3.佟玲 等 《日语贩毒教程(上)》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
4.佟玲 等 《日语贩毒教程(下)》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