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语训练(一)》课程教学大纲
(Oral English Training I)
课程代码:1E12165 学分:2.0
总学时数:32
先修课程:无
开课对象: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针对英语专业一年级开设的模块必修课程。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而本门课程旨在在基础阶段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语言环境,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流利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就一般日常话题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
本课程教学将体现课程思政要求,将德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涵养家国情怀,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对集体、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通过课程内容与德育相关内容融合的设计,使学生在具备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达到德育方面的要求。
本课程重点支持以下毕业要求指标点:
2.6具备很强的英语基本技能,在听、说、读、写等诸方面有很强的实际运用能力,能熟练应对解决口语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7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英美等主要英语国家社会文化以及国际商务背景下交际和操作能力。
体现在能流利有效地与英语国家人士展开交流。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仿说(16学时)
针对一年级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特点,以形式/结构为重点进行固话操练,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开口讲英语。通过询问、请求、建议、抱怨、劝告、道歉、描述等环节,使学生对上述语言环境下口语特点有基本的了解,基本理解其内涵,并基本掌握不同场合口语的实际应用。
主要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2.6、2.7。
2.情景会话(16学时)
在之前仿说的基础上,设置相应的各种情景,贴近学生的生活,训练学生在预设情景中进行对话,熟悉规范得体、惯常使用的语言形式,日积月累,反复操练,做到脱口而出,久而久之,讲英语就会自然、地道。使学生对上述语言环境下口语特点有基本的了解,基本理解其内涵,并基本掌握不同场合口语的实际应用。
主要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2.6、2.7。
[德育要素及内容]
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政治品质。寓教于学,结合英语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祖国在我们心中的位置,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坚定文化自信,学会用英语表达自我,更善于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2.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与责任意识。结合口语训练不同的话题场景和操练方式,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认识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及大学生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和小组训练,结合课外练习的教学方法。
1. 本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课堂教学除了理论教学外,要对教学内容细化,结合分组进行口语实践。
2. 结合课堂训练,安排有针对性的个人练习和小组训练。
同时,注重学生德育素质培养,将课程知识和德育要素内容有机整合,形成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有力支撑,注重德育目标的实现。
四、课内外教学环节及基本要求
序号 | 课程内容 | 课内学时 | 课外学时 |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实验学时 | 小计 | 其中研讨学时 | |||
1 | 仿说 | 4 | 12 | 16 | 8 | 32 | |
2 | 情景会话 | 4 | 12 | 16 | 8 | 32 | |
小结 | 8 | 24 | 32 | 16 | 64 |
课外学习要求:
1. 要求学生课前要预习,熟悉当前教学内容,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听课和学习。
2. 课后要复习,要结合课堂训练内容,有针对性补充训练,强化巩固。
3. 课外要自主学习,完成个人作业及小组作业,根据表现评分。(课外64学时)
重点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2.6、2.7。
五、考核内容及方式
本课程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组合而成,采用百分计分制。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
平时成绩占60%,主要考查学生平时口语活动参与情况及表现,包括课堂表现、考勤考纪等。重点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2.6、2.7。
期末考试占40%,采用口试的考核方式。内容主要包括课本内容和课外话题。重点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2.6、2.7。
思政评价成绩包括学习态度改进程度、学习过程表现及相关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通过多途径记录、多维度考察,给予定量和定性的评价。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
1. 何宁和王守仁等编,《口语教程英语口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20年6月
2. Soloski、Chang、Sommer编,《英语口语900句》,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2年8月
3. 塞耶编,《生活全景英语口语8000句》,外文出版社,201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