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1》优秀微课

发布部门:学院发布时间:2024-07-02浏览次数:11

浙江万里学院课程思政
设计书

课程名称:

大学英语1

学院

外语学院

负责人

谢蕾

课程性质:

基础课程

授课对象:

大一法学专业

微课章节名称

1. 红色文化的动态翻译

2.红色抗日根据地(四明山)

3. 红色教育基地(宁波中共地委旧址)

  1. 切入课程思政的课程知识点

(一)知识点1:红色文化相关翻译
1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2了解红色文化外宣的现状
3认识到红色文化翻译的价值和意义

(二)知识点2:四明山红色抗日根据地
1)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背景;
2)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重要事件;
3)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英雄人物;
4)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外宣现状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三)知识点3:宁波红色教育基地
1)宁波中共地委旧址的历史背景;
2)宁波中共地委旧址的现状及保护措施。

二、课程思政目标

(一)总体目标
贯彻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本课程培养目标为:

知识目标: 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及思维模式的差异,增进国际交流,提高中华文化的外宣准确度;

能力目标: 英语应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并重,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塑造其社会参与意识及公民责任感。

  1. 具体课程目标

针对知识点1红色文化动态翻译的课程思政目标:
1)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
2)掌握红色文化的翻译技巧;
3精准地完成红色文化地外宣活动任务

针对知识点2四明山红色抗日根据地的课程思政目标:
通过了解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历史与现状,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针对知识点3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课程思政目标:
通过实地考察宁波中共地委旧址,增强学生对革命历史的认知和对革命精神的传承。

三、知识点与思政教育结合的教学设计

(一)针对知识点1(红色文化相关翻译)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2)红色文化翻译现状
3)红色文化翻译的价值和意义

  • 教学案例:
    通过红色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了解相关的红色文化的外宣现状从红色文化负载词的演变,了解到中国国际地位和话语权的提升。

  • 教学延伸:
    让学生课后翻译自己家乡的红色文化故事,并在课堂上分享。

  • 教学总结:
    强调红色文化在传递中国革命精神和增强文化自信方面的重要性。

(二)针对知识点2(四明山红色抗日根据地)的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
    1)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背景;
    2)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重要事件;
    3)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英雄人物;
    4)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外宣现状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 教学案例:
    分析四明山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的具体战役和策略。

  • 教学延伸:
    组织学生参观浙东“小延安”,撰写参观报告。

  • 教学总结:
    通过历史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责任感。

(三)针对知识点3(红色教育基地)的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
    1)宁波中共地委旧址的历史背景;
    2)宁波中共地委旧址的外宣现状及保护措施。

  • 教学案例:
    通过视频和图片资料,展示宁波中共地委旧址的重要历史事件。

  • 教学延伸:
    组织学生撰写关于宁波中共地委旧址的保护建议报告。

  • 教学总结:
    强调保护红色遗址的重要性以及传承革命精神的必要性。

  1. 教学方法与实施

五、特色及创新

(一)课程特色

 “大思政”背景下的建构主义理论倡导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在此背景下,团队设计了分层目标体系,包括三个分层目标——认知、认同及践行,对标“教养”“教育”及“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通过推动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化相关知识和能力,扩展文本空间的同时,拓展心理和社会空间。

课程建设是思政教育的“主战场”。教师在英语环境中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高阶思维,有效拓展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课堂教育是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在数字化背景下成长的学生对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需求较少,教师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推动教学模式的互动性和创新性,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课程思政。

教师队伍是思政教育的“主力军”。在思政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教师致力于资源建设,形成实物成果。传统评价多偏重于终结性评价且更关注学生能力培养,因此团队尝试优化评价体系,进行学生思政素养层面的有效评价。

(二)改革创新点

(1)重构教学内容,呈现“双讲述”。

将“理解当代中国的宏大叙述”与“地方特色故事的生动描述”有机融合这一举措的实施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课上,教师灵活运用教材,深挖思政元素,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

阅读模块是课内阅读材料和本土文化资源的双讲述。教师团队融入了地域特色浓厚的河姆渡文化、非遗文化等,并提供与学生能力相匹配的蕴含广泛思政元素的课内阅读材料,提升英语阅读能力。

在口译模块中,教师团队模拟“讲好中国故事”大赛,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并将中国故事与本土人物相结合,提升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及应用能力。

在笔译模块中,围绕“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本土文化”双讲述开展笔译教学。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词汇量,提升其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以英语表达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思考,实现思政教育与英语教学的有机融合,促进高阶思维培养。

(2)倡导中外合作,打造“双联动”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其他人中就包括了教师和同学。大学英语授课中,团队邀请外教走入真实的课堂。外教的参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多元文化视角和学术观点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真实、地道的语言环境,促进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倡导更加深入的生生互动,团队邀请留学生参与课堂,倾听中国同学分享中国故事,同时邀请外国留学生分享自己国家的德育课或政治养成教育,以加深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认同双师真实课堂联动、视频连线空中互动,学生自主选择向外教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交通运输、丝绸之路等,满满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转化为强烈的学习内驱力雄厚的的师资队伍构建“大师资”教育模式。

3共建思政资源,创设“双实践”

课堂上创设多样化的翻译应用场景,让学生以自由组合的方式进行合作。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与专业相关联的翻译项目,并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实践,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翻译应用能力。Seeing is believing,例如有一篇翻译题材是乡村振兴,团队带领学生去到浙东“小延安”,吃着热腾腾的农家饭菜、听老乡们描述自己家乡的变化,体验樱桃采摘的乐趣,这一刻对于乡村振兴大家有了具象化的理解。看到横坎头村的绿水青山,宜居的生态环境,大家对习主席提出的两山理论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因材施教,学生依据自己的专业、英语水平、爱好甚至籍贯选择个性化项目进行实践。例如,一位来自浙江嘉兴的学生,他的小组就选择了“红船精神”为主题。创建师生学术共同体—“红研”,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学术体验和深厚的知识储备,有效保证思政教育与英语学习的延续性,实现学习增值,有效解决大学英语教学及时性和思政立德树人长期性之间的矛盾。学生团队、教师团队和师生团队共同建设了双语视频思政案例库,已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思政教学案例,并在持续更新中。这个视频库不仅学生高阶思维的产物,也可视为数字时代思政教育的成果,为师生共同学习和深度思辨提供平台。

4思政融入考察,实施“双评价”

逐步完善了教学评价体系,教师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教学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团队将思政素养纳入评价范畴,从思政词汇、项目调研、研学反思及视频制作四个方面评价学生思政素养;教学评价不再单纯侧重于学生的能力,而是英语能力和思政素养的培养并重。同时,将外教评价纳入了“多主体评价”体系,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Copyright©:浙江万里学院 浙ICP备050145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