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万里学院课程思政优秀微课设计书
课程名称: | 生化实验技术 | ||
学院 | 生环学院 | 负责人 | 谭志文,徐洁皓 |
课程性质: | 专业必修课 | 授课对象:生物制药 | (专业年级)生物制药专升本22C1 |
微课章节名称 | 1.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糖的浓度 | 2.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法) |
一、切入课程思政的课程知识点
(一)知识点1:人体六大营养元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简介
(二)知识点2:各种食物中总糖的测定方法与原理
(三)知识点3:维生素C的理化性质:易被氧化,容易受到金属离子和温度的影响;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方法的原理与注意事项。
二、课程思政目标
(一)总体目标
贯彻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课程培养目标为以下几方面:
(1)知识目标
巩固深化生物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生化物质(蛋白质、酶、糖、核酸、脂类等)性质及在生物机体中代谢原理,同时学会从事生化物质相关科学研究、生产、质控的离心、层析、光谱、PCR等定量定性实验技术与方法,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现象探索兴趣及学习热情。
(2)能力目标
熟练掌握生化物质相关分离、检测、分析等实验的规范操作操作能力,为今后专业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实验技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沟通、口头表达,组织协调能力,养成发现问题和质疑习惯,具备批判性思的维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并在探索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较快适应行业对人才能力的需要。
(3)价值目标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具备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科学、严谨、规范的科研素质及良好的实验习惯,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与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具体课程目标
1.针对知识点1(人体六大营养元素)的课程思政目标:为了保持健康,人体需要摄入足够的这六大营养元素,并保持它们之间的平衡。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食物的多样性和均衡性,以确保摄入足够的各种营养素。
2.针对知识点2(食物中总糖含量的测定)的课程思政目标:控制糖类摄入,倡导建立健康饮食习惯,了解日常水果、淀粉等食物中糖含量,以指导饮食。
3.针对知识点3(维生素C理化性质与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的课程思政目标:维生素C作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其含量测定对于保障人们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参与实验,学生可以认识到科学研究的社会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他们还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通过食物搭配等方式提高维生素C的摄入量,提升公民的健康素养。。
三、知识点与思政教育结合的教学设计
(一)针对知识点1(人体六大营养元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碳水化合物:主要能量来源,特别是葡萄糖,它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首选能源。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谷物、水果、蔬菜、豆类等食物中。脂肪:不仅为身体提供能量,还参与细胞膜的构成和多种生理过程。蛋白质:是身体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构建材料,对于生长、修复和维护身体组织至关重要。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和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和K)。维生素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如能量代谢、免疫功能和视力维护等。维生素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全谷物、坚果和肉类等。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矿物质:包括钙、磷、镁、钠、钾、氯等常量元素,以及铁、锌、铜、硒等微量元素。矿物质参与骨骼和牙齿的形成、神经肌肉传导、水分平衡和能量代谢等过程。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全谷物、坚果和肉类等。水: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物质,参与体内各种生理过程,如体温调节、营养物质的运输和代谢废物的排泄等。
教学案例:各种食物中总糖和维生素分布
教学延伸:这些营养元素在人体中发挥着各自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它们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为了保持健康,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来确保摄入足够的这些营养元素。
教学总结:实例分析:结合日常食物,分析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人体六大营养元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基本营养成分。通过学习这些营养元素的基本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希望本次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营养观念,为未来的健康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针对知识点2(各种食物中总糖的测定方法与原理)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各类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及含量;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糖的含量的实验原理与注意事项;正确使用分光光度计的比色皿;计算面粉中,水果等样品中总糖含量;还原糖的性质等。
教学案例: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糖的浓度
教学延伸:糖是一切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给人体提供了70%的热量。组成糖类的三元素是淀粉,蔗糖和葡萄糖。当糖摄入量过多时,会导致龋齿、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等疾病;增加肾结石和脂肪肝的风险等,因此需注意控制糖类摄入量,建立健康饮食习惯;国际糖分每日摄取标准;如何使用实验手段测定各类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教学总结: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糖的含量是测定总糖方法之一,其测定是具有还原性的糖,所以非还原性糖的测定不宜使用该方法。本实验的教学目的有以下几点:第一 学习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与其注意事项;第二 总糖的测定可以了解各种食材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为各种人群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信息参考;第三 学习建立标准曲线,用于数据分析。通过本实验的互动式交流,学生掌握了本实验方法在测定总糖方面的优缺点以及分光光度技术的操作,也理解了碳水化合物的健康饮食方面的知识,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三)针对知识点2(维生素C的理化性质;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方法的原理与注意事项)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维生素C的理化性质;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与注意事项;微量滴定管的正确操作。
教学案例: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法)
教学延伸:讲述诺贝尔奖获得者匈牙利生理学家圣捷尔吉•阿尔伯特成功分离维生素C的故事,培养同学们的科学思维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科学辩证的看待市售各种维生素C片,同时介绍我国在维生素C合成产业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国家荣誉感。
教学总结:维生素C是人体一种必备微量元素,人体不能自身合成,主要从果蔬中获得。维生素C是一种比较强的还原剂,本实验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使用滴定实验技术定量测定果蔬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在实验中,学生们需注意的是对于各种果蔬样品,在样品前处理中,需结合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实时选择合适的方法准备滴定样品,这样才能减少实验误差,比如具有红**素的样品,由于色素颜色会对终点的判断起到干扰作用,那么在准备滴定样品时,要考虑色素的去除,同时避免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再次,氧化还原反应不具有专一性,所以滴定过程要快速。本实验的教学目的是:第一 学习维生素C的理化性质,这是本实验在处理样品时的理论基础;第二 学习微量滴定技术定量测定果蔬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第三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让学生建立科学辩证的看待维生素C的产业与其产品的理念;第四 在天然产物提取纯化中,使学生养成根据该天然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采取科学合理的实验技术与工艺来达到实验预期的专业素质。
四、教学方法与实施
课前:学生在中国大学慕课网预习课程资料,包括预习测验,预习报告,实验原理讲解,实验操作灯管。
课中:引入生活中人们比较关心的话题或者学科发展历史中与本实验项目有关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从而开始实验项目的教学;课中采用雨课堂手段进行师生交流互动。
课后:对实验项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准备下次课的结果汇报。
五、特色及创新(300字左右)
(一)课程特色
《生化实验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实验原理讲解、实验操作示范与操作注意事项讲述、互动交流、网络教学视频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加深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推行学生自我训练、全程参与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改革创新点
《生化实验技术》课程围绕生化六大类物质开设实验项目,在开设的实验项目中运用生化分析中的常用实验技术,如:分光光度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滴定分析技术、离心技术、膜分离技术等。将实验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了解生化实验技术在医药、农业、环保等领域的应用。通过实践项目或案例分析,让学生体验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全过程,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利用在线教学平台,提供丰富的实验视频、模拟实验和互动课程等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通过在线交流和讨论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随着大学课程思政教育的逐步深入,在课程建设中,团队结合实验教学项目,深挖与课程紧密度较高的思政元素,如糖类和维生素类实验项目,课程设计了有关合理饮食,健康中国的科学理念;蛋白质性质与沉淀反应实验项目,课程设计了蛋白质类药物的发展概况介绍以及如何提高蛋白质类药物的产品质量的思政元素等。此外,借助雨课堂、大学慕课网络教学平台,采用以“问题引入式”教学模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注:行文宋体小四,1.5倍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