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万里学院课程思政优秀微课设计书
课程名称: | 《西方文学批评实践》 | ||
学院 | 外语学院 | 负责人 | 毛艳华 |
课程性质: | 专业选修课 | 授课对象: | 英语21级 |
微课章节名称 | 1. ****与《外婆的日常家当》 | 2.精神分析与《外婆的日常家当》 | 3. 女性主义和《外婆的日常家当》 |
一、切入课程思政的课程知识点
(一)知识点1:
The Formalistic Approach to Alice Walker “Everyday Use”
(1)悖论;(2)张力;(3)思辨;(4)美学。
(二)知识点2:
The Psycho****ytical Approach to Alice Walker “Everyday Use”
(1)本我;(2)人格完整;(3)思辨;(4)美学。
The Feminist Approach to Alice Walker “Everyday Use”
(1)性别;(2)社会结构;(3)伦理;(4)美学。
二、课程思政目标
(一)总体目标
贯彻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和省级一流专业-英语专业应用型、创新性与内涵式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设计出与本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掌握20世纪西方主要文学批评流派、代表理论家及其核心理念;结合文学批评实践,透彻把握文学批评理论的运用思路,领悟文学批评的美学与哲学价值。
能力目标:通过文学阅读与批评,培养与训练对英美文学文本的理解、分析、鉴赏与批评能力;以阅读促理解,以批评促思辨,逐层提升文学思辨力、文学探究力以及文学学习的创新能力。
素质目标:通过欣赏与批评英美文学作品,增强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认知与价值体验;以文学研究为路径,体察中西文化异同,汲取西方思想精华,并建立中国文化自信,成为符合新文科建设需求的高素质外语人才。
(二)具体课程目标
针对知识点1的课程思政目标:
通过文学文本批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透彻理解****、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理论及其核心术语,掌握文学批评的实践方法,感受《外婆的日常家当》艺术张力,陶冶情操。以小说批评为路径,体察中西文化异同,汲取西方思想精华,并建立中国文化自信。
三、教学方法与实施
教学话题:The Formalistic Approach to Alice Walker “Everyday Use”
****视域下的《外婆的日常家当》
教学目标:通过具体的文学文本批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透彻理解****理论及其核心术语,掌握文学批评的实践方法,感受小说文本的艺术张力,陶冶情操。以小说批评为路径,体察中西文化异同,汲取西方思想精华,并建立中国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本次课程教学以文学理论介入文本阅读活动,训练学生的批评思维能力,要求学生把握****的使用方法,重点分析小说中的悖论、张力与反讽等特点。难点在于以课堂研讨内容为参照,独立完成批评性论文写作,并做到有理有据,逻辑性强。
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教学法+五星环节教学法
教学时长:线上1学时+线下2学时
教学流程:实施流程为“线上课前--线下课堂--线上/线下课后”,逐层达成“点燃思辨、释放思辨、延展思辨”的教学目标。
(一)课前线上教学 (SPOC 教学平台学习):0.5学时
线上教学网址链接:https://www.icourse163.org/spoc/course/ZJWU-1450426192
1. 教师教学任务
1)发布教学视频
第二章Formali** and New Critici******与新批评 (总时长约为25分钟)
三个微课视频
①****(时长: 8.7”)
②新批评(时长: 9.44”)
③文学批评实践(时长: 6.39”)
2)布置研讨话题,点评学生作答,汇总疑点难点,确定线下教学重点
2. 学生学习内容
1)观看教学视频
2)参与话题讨论,交流学习疑点难点
(二)课堂线下教学:2学时
课堂教学以研究导向型教学为主要理念,采取五星环节教学法,围绕“提出问题—激活旧知—示范新知—尝试运用—融会贯通”五个环节展开。五星环节教学法强调以问题为教学导向,基于研讨问题展开讨论,并在讨论中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其研究意识。五星教学法比较契合本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具体流程见图1。
本次教学活动围绕“****视域下的《外婆的日常家当》解读”,开展理论关照下的文本批评活动。具体而言,教学活动以“如何借助新批评理论探讨小说中的张力”为主要探讨问题(problem-centered)。在预热环节,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温习课前线下所学知识,属于激活旧知(activation)。本节课主要激活的知识点包括:“什么是****?什么是新批评?二者之间有什么样的渊源关系?” “****与新批评的主要理论主张有哪些?”
接着,围绕学习疑点难点,讲授新知(demonstration)。在讲授新知环节,重点结合学生线上活动的完成情况与疑难点汇总,细致讲解知识点,主要包括“如何区分****与新批评理论的不同理论主张?”“在进行具体的文本批评过程中,如何有效使用****与新批评理论的核心理念?”等。从激活旧知到示范新知环节,借助学生已有的认知概念,及时引导学生思考,使有效学习真正发生。
在完成新知讲授之后,启发学生继续思考,讨论如何借助新批评的核心概念-“张力(tension)” “悖论(paradox)”与“反讽(irony)”等来解读沃克的《外婆的日常家当》。本环节属于尝试运用(application),教师发挥引导与示范作用,帮助学生习得文学批评的实践思路。该环节是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具体讲解内容举例如下:
在完成尝试运用环节后,及时转向融会贯通(integration),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训练其思辨能力。教师给出一篇诗歌(“I Heard a Fly Buzz-When I Died”),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新批评的核心概念对之进行批评解读,并选出代表组队进行课堂展示与点评。在完成文本批评之后,导入延伸思辨环节,讨论“****与新批评理论能否用在小说解读?” 这里,教师仅抛砖引玉,把该话题留至课后线上的学习任务。鉴于该话题具有一定的延伸性与难度,要求学生课后开展个人或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
(三)课后线上/下教学:(0.5学时)
1. 教师教学任务
1)提供文学批评案例,上传学习资料;
2)指导学生完成小论文的写作,及时答疑并批阅,选择优秀案例进行线上展示。
2. 学生学习内容
1)参照线下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消化知识难点;阅读学习优秀案例;及时在线上与教师沟通;并展开线下合作研讨,分享学习收获,延展思辨。
2)以“《外婆的日常家当》中情节张力”为题,完成个人批评小论文。提交SPOC学习平台,并进行同辈学习、相互点评。
四、特色及创新(300字左右)
(一)课程特色
本课程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与批评英美文学文本,训练其语言基本功、文学思辨力与人文素养,提升其对中西文化异同的体察能力、对世界多元的感悟能力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塑造能力。具体的切入点与实施路径如下:
1. 在教学内容编排上,进行“理论-文本-社会”闭环式设计,以理论烛照文本,以文本批评反观社会问题,提升学生对周围世界的观察、理解与思辨能力,进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与信仰。
2. 在教学流程设计上,开展研究导向型教学,以研究问题为任务驱动,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世界的多元与中西文化的异与同。
3. 在教学评价重置上,加大生生互评的比例,帮助学生在开展学习评价的过程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与客观公正意识。以评价促学习,以行动促成长,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改革创新点
1)理念创新以“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文学概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理念导向,切实发挥课程训练学生的语言基本功、思辨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教学作用,培养符合“新文科”建设需求的内涵式、创新性外语人才。
2)方法创新基于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方法的配套改革,宏观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微观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阶段与教学反馈灵活使用研究导向型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以及五星环节教学法等,切实保障教与学的总体质量。
3)技术创新课程建设借助中国MOOC平台,引入异步SPOC课程,利用优质课程资源与先进的平台技术提升课程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质量,并引导学生通过线上学习训练自身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