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体内容制作》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设计书

发布部门:学院发布时间:2024-07-01浏览次数:11

社会化媒体内容制作》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设计书

文化与传播学院

黄志申


一、课程概括

社会化媒体内容制作是网媒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讲授社会化媒体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社会化媒体内容的选题、制作与分发,传授新媒体排版的理论与实践技能,讲授新媒体账号的策划与运营。内容形态包括图文、H5、音频、视频与直播,以图文内容的制作教学为主。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社会化媒体的传播理论,熟悉社会化媒体的选题与内容制作原理。掌握新媒体排版的基本理论知识与相应的平台使用知识。掌握新媒体账号的策划与运营知识。

(二)能力目标

具备熟练的新媒体排版能力,包括互动页面的设计能力。能够独立设计具有一定选题价值的社会化媒体内容,能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运营具有一定垂直度的新媒体账号。

(三)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分享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厚植学生的人文情怀。

三、思政元素

地方文化浸润式育人心流与幸福

四、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主要是遵循融合原则。比如地方文化的浸润式育人,就将思政元素融入了期末作业当中。心流与幸福,则是融入了课堂教学环节,将它和怎样增强编辑的表达能力这个知识点融为了一体。

学生作品截图


五、实施案例

案例1地方文化浸润式育人

1.案例内容

案例创意:依托期末考试,推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开展浸润式育人。面向的对象是新闻学大、网媒大三的学生。依托的课程是社会化媒体内容制作。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完成期末作业。地方文化传播是作业的可选主题之一。选择地方文化传播的小组,完成后需要将最终的作品发布在小组选定的社会化媒体账号上面,形成面向社会的传播。学生完成作业后各自撰写一份个人工作说明上交。

2.文化传播与教育目标

第一、文化浸润目标。通过做中学的方式,推动学生熟悉各地的风土人情。了解传承、传播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厚植人文情怀。第二、文化传播目标。将完成好的图文作品或视频作品通过社会化媒体平台公开进行传播,扩大优秀地方文化的传播影响力。第三、创新能力发展目标。通过团队合作与“师生共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作品截图

3.实施流程

第一、主题助选。要确保有一定数量的小组选择地方文化传播这个主题,需要运用一定的沟通策略。当时正好有一个小组想做一个本地茶文化的传播视频,但又不是很确定要做成什么样子,便来找老师交流。老师在了解到他们的需求之后,便将以往指导过的非遗主题毕业设计视频找了出来,分享到moodle教学平台上,供大家进行参考。也许是因为有了直接范例的缘故,所以,最终有许多的小组选择了非遗类的主题进行创作。较为自然地实现了老师引导学生传播地方优秀文化的目标。

学生作品截图

第二、内容自采。鄞州非遗馆是宁波唯一一家以非遗保护传承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座落在离学校不远的西江古村。于是许多学生就自带拍摄设备,去鄞州非遗馆等场所进行采访与拍摄。涉及的非遗项目有宁波金银彩绣、竹编、根雕、奉化布龙与越窑青瓷等,种类比较丰富,大家拍得也比较投入。

第三、资源共享。由于是期末作业,一些小组的拍摄场景与采访对象等,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于是,同学们就自发地进行了一些小组间的合作,大家拍摄的视频彼此可以共享,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第四、内容发布学生完成这些作品之后,将作品发布到B站或微信公众平台等这些社会化媒体的平台,形成面向社会的传播

学生作品截图

4.案例反思

教师本人所具备的地方传统文化修养很重要。本案例中,教师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修养,前期对于宁波非遗文化视频也有过一些研究,因而在提出此类主题的时候,就有一定的底气,能够感染学生参与到传播优秀地方文化的行动当中来。反之,老师若是没有什么知识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文化传播也没有较为浓厚的兴趣,那地方文化浸润式育人的效果可能就不会很好了。另外,课程思政也还要注意尊重学生意愿,给予学生一定的主题选择空间。教师早期曾就“网媒课程培养学生文化传播意识,应该借助哪些渠道?”做过调查。选择“布置‘新媒体+文化传播’的作业或实训”的学生,只有约49%的同学。也就是说,还有超过一半的同学可能对文化传播类主题作业并不感兴趣。对于不感兴趣的学生,一是要尊重它们的意愿,二是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给予他们多元化的选择空间。

案例2心流与幸福

1.案例内容

案例创意:从常见的文案用语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入手,开展课程思政。面向的对象是新闻学大三的学生。依托的课程是社会化媒体内容制作。第16周,主要的教学内容是沉浸式内容的定义、特征与类型。教师给出相应的文案用语,学生解释文案用语的确切含意。

2.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目标

第一、专业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于常见的文案用语的审读能力,提高社会化媒体内容的制作水平。第二、提升学生对于心流的认知,引导学生注意避免内耗,做一个有行动力的学习者。

3.实施流程

第一、理论依据准备。本次课程选择的是塞利格曼的幸福理论。塞利格曼人的幸福有几个相关的因素,分别是积极情绪、积极关系、投入、意义与成就,这其中的投入,可以引申到沉浸或心流这个概念。

第二、导入设计。从沉浸式内容的需求入手,引入塞利格曼的幸福理论,说明沉浸或心流是一种普遍的个人需求。再给出与心流概念相关的推文文案。本课给出的两句文案是“关注生活中的每个当下”与“活在当下”。

第三、互动设计。老师让学生解释这类文****意思。比如“当下”,比如“活在当下”,可能很多小编都在用,但是用的时候,是不是真的明白这个对象的准确含义呢?要求学生就此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四、教师总结。教师综合了大家的看法,肯定了大家答案的可取之处。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将“活在当下”简洁地解释为“不内耗”,用比较流行的词语,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于心流与幸福的理解。

4.案例反思

本次思政实践,设计有互动环节,后有4位同学参与了互动。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丰富了老师的讲解,使得这次的课程思政实践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可能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设计的问题可能还是稍微有些难了,大家一开始不容易找到思路。另外,设计有互动环节。但互动环节具有不确定性,一旦学生不是很投入,就容易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怎样减少类似的不确定性,这是今后在实践当中要注意予以改进的地方。

上课实况(非本案例授课时拍摄)

六、特色及创新

(一)本课程的思政教育,非常重视文化浸润的育人功能。从课堂教学到课后作业的设计等,经常注意融入一些文化因素,让学生在增长文化知识的同学,在潜移默化当中也得到人文素养与道德修养的提升。

(二)本课程的思政教育,重视发挥学生主体的教育作用。学生也是思政教育的主体之一,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使思政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七、教学效果

地方文化浸润式育人案例

经整理学生撰写的个人工作说明2022-2023年度下学期,参与期末作业的同学总计271人,选择地方文化传播主题的同学合计为154人,约57%的同学选择了地方文化传播的主题。总计发布了48个作品,其中非遗类主题作品25个,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化传播影响力。通过对这些学生个人工作说明的语义分析,可以将他们的成果概括为3个方面的收获:文化熏陶,心智成长与技能进步。这三个方面的占比分别约为:71%76%75%。也就是说,大约有四分之三的同学,提及自己在这三个方面获得了成长。

心流与幸福案例

学生对于“当下”或“活在当下”的解读,有效地丰富了课堂内容。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进行的解读,让大家对这一习惯性的文案用语,有了更多的认识。老师的总结发言,又把文案用语转到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建议大家做事要注意效率,别做无意义的纠结等,比较契合大家的学习与生活状况,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




Copyright©:浙江万里学院 浙ICP备050145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