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快题》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设计书
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
王亚莎(负责人)
一、课程概括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三年级的一门集中实践课程,1学分,集中于1周内完成。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快速设计能力,即要求学生能够在限定时间内(通常是4-8小时)完成从设计任务书到设计成果的全过程。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讲解与研究优秀案例,使学生了解建筑快速设计的要领,能够描述快题设计的意义与方法要领。
(二)能力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快速建筑设计能力,即培养学生能够实现快速方案构思,并掌握至少一种快速手绘表现技法,并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与实用性职业技能。
(三)价值目标
基于学生的认知现状(处于发展中的专业能力)、心理特点(面对挑战时可能产生的畏难情绪)和发展需求(升学、入职和专业岗位工作的现实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勤勉、务实、高效的中国精神和端庄、优雅、和谐的东方审美,从而提升快速处理专业问题的综合素质、抗压能力与职业素养,强化专业技能,提升专业自信。
三、思政元素
以中国当前短时间高效率的建设工程为例,如武汉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设计与建设,强调本课程对快速处理专业能力的要求。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名家名品为例,如敦煌壁画、千里江山图等作品,突出东方审美的独特魅力。
四、设计思路
建筑设计快题的成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既要求设计方案合理,又需要设计表达合宜,对学生挑战度较高。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梯度,我们以建筑设计快题的成果需求为导向,将能力进行科学细分,并据此重构教学内容,设置两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针对学生逻辑思维较弱、归纳能力不足的特点,我们在这两个模块内分别引导学生迅速整理和归纳要点。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教学设计总体思路如图1所示。
(一)知识点1(快速设计构思训练)
本模块主要强调设计构思的逻辑与效率,以求解决基本功能流线问题,采用短时反复设计逻辑训练,将注意力聚焦于方案的合理性,抓主要矛盾,并找到简单有效的对应措施,减少试错,快速达成目的。任务设定充分考虑设计条件的典型性,通过反复练习与分析解题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场地条件归纳、功能模块归纳、体块关系归纳等,提高方案初步构思的准确性。
(二)知识点2(快速设计表达训练)
本模块主要强调设计表达的审美与技法,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并应用程式化表现技法,从抄绘到加绘循序渐进地逐一练习,以牢固掌握程式化表现技巧。设置抄绘、临摹、转绘等各种技法专项练习,确保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的手绘技法。通过内容拆解,步步为营,引导学生进行马克笔选色归纳、运笔技法归纳、版面构图归纳等,提高学生的手绘表现技法的实用性。
图1: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五、实施案例
案例1: 针对知识点1(快速构思训练)的教学设计
通过设计任务的限时设计与解析,重设计逻辑,强调设计条件的归纳,培养学生勤勉务实的精神,加深学生对中国效率的理解。
教学内容 —— 限时建筑任务的设计与解析
“快速构思训练”模块关注设计逻辑,设置三轮设计构思任务,每轮训练以一小时为限,学生完成从任务书到方案初步草图的设计过程,随后,教师讲解,点评学生的设计方案,并根据任务书给出相对合理的参考方案。本模块通过短时反复解题讲题来训练设计逻辑,提高方案初步构思的准确性。在这个环节,尽可能弱化设计表达的比重,图能达意即可,将注意力全部聚焦于方案本身。首先借助武汉雷神山火神山医院设计与建设案例强调建筑创作效率的重要性,将学习目标直指设计构思的合理性与适用性,尽量减少试错,用严谨的逻辑去分析问题,抓住重点,快速拿出能够利用基地条件满足任务要求的可行的建筑方案。
教学案例 —— 武汉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设计与建设
以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图2)的设计与建设为例,展示中国效率。2020年,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成为武汉扭转抗疫局面的关键节点,成为当代建筑史上的奇迹。为了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4万多名医护人员逆行出征,同时约4万名建设者从八方赶来,并肩奋战,抢建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创造了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的奇迹。中南建筑设计院除夕夜接到雷神山医院任务,在1天内定设计方案,3天内定设计施工图,从设计到落成仅用了12天。12个昼夜的全力奋战,雷神山医院于2020年2月6日顺利开展验收工作,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集装箱总计进场3000余间。雷神山医院与火神山医院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中国精神和中国速度。
图2: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
教学延伸 —— 归纳方法,追求效率,突出建筑设计的科学性
本知识点是建筑学专业核心能力在设计层面的集中体现。学时所限,课内训练所涉及到的设计方法与要点较少。因此,进一步引导学生将场地条件归纳、功能模块归纳、体块关系归纳等多维度归纳思维运用到更广泛的建筑设计创作中,提高设计构思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建筑创作的效率,为实现建筑设计行业中国精神和中国效率打下坚实基础。
案例2: 针对知识点2(快速表达训练)的教学设计
通过手绘表现技法的临摹与应用,重表现美感,强调手绘技法的归纳,培养学生端庄和谐的品味,提高学生对东方审美的认同。
教学内容 —— 手绘表现技法的临摹与应用
“快速表达训练”模块关注技法审美,主要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并应用程式化表现技法,从抄绘到加绘循序渐进地逐一练习,以牢固掌握程式化表现技巧。为降低难度梯度,将设计表现训练目标再次分解为抄绘和加绘两个小环节,首先借助中国传统建筑与山水绘画的案例剖析东方审美的内涵,然后用抄绘的方式熟悉特定表现技法,最后用加绘的方式将抄绘的技法应用于其他给定方案,为最终达到自由运用进行过渡训练。
教学案例 —— 中国传统建筑与山水画的审美意向
以敦煌唐代壁画(图3)为例,展示中国建筑审美。唐代建筑色彩以朱、白两色为主,如唐代佛光寺大殿木架部分刷土朱色,大气端庄。敦煌唐代壁画中表现的大量木架建筑,也是木架部分一律用朱色,表现出唐代建筑色彩明快、端庄大气的风格。
图3:敦煌唐代壁画局部
以千里江山图(图4)为例,展示中国山水画审美。千里江山图为中国古代最知名的青绿山水工笔画。青,是指矿物颜色石青,一般施于山尖;绿,则是指矿物颜色石绿,一般用在山腰处,以表现山色青葱;山脚和坡岸则通常以赭石表现土色,三者相合,山色丰富而沉稳。青绿相间的用色,使画面呈现出富丽堂皇、宏伟壮观的艺术效果。
图4:千里江山图局部
教学延伸 —— 精进技法,熏陶审美,突出建筑设计的艺术性
本知识点是建筑学专业核心能力在表达层面的集中体现。学时所限,课内训练所涉及到的设计表现技法与风格较少。因此,进一步引导学生梳理总结将色调和谐、运笔连贯、版面大气等多方面技法经验运用到更广泛的建筑设计表现中,提高设计表达的审美层次,滋养熏陶学生在未来设计创作与表达中的东方审美意识。
六、特色及创新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三年级的一门集中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快速设计能力,却面临着本专业学生逻辑思维较弱,美术基础不足的挑战。为帮助学生提高能力、提升自信,本课程科学重组了教学内容,并融入思政元素,帮助实现教学目标。快速设计构思模块以武汉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设计与建设为案例,紧跟时代发展动态,启发学生归纳设计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加深对中国效率实现路径的理解;快速设计表达模块以传统建筑与山水画的审美意向为案例,挖掘中国历史文化,引导学生精进表现技法,提升审美水平,提高对东方审美内涵特色的认同。以上两个教学模块及其内涵的课程思政点,从科学性与艺术性两个维度,对建筑学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帮助学生平稳地渡过专业能力进阶的瓶颈期。
七、教学效果
(一)快速构思训练方面 —— 设计逻辑的强化加深了对中国效率的理解
本知识点教学所安排的内容对三年级学生的设计构思能力挑战较大。学生虽然已经积累了些许设计经验,但在限时设计的情况下,思路不清晰、逻辑不明确等传统建筑设计课程中隐藏的学习问题在这里暴露无遗。经过学习,很多学生在自我总结中写道,本课程的快速设计构思训练对自己设计创作思路的整理非常有帮助,在多轮反复训练中能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思维进步,同时更深刻地理解了案例中的中国速度和中国效率达成的路径。总体上看,本知识点教学效果良好,未来,关于设计逻辑的训练还应尽可能延伸到课后,实现对建筑学专业核心设计构思能力提升的更大助力。
(二)快速表达训练方面 —— 表现技法的优化提高了对东方审美的认同
本知识点教学对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要求较高。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虽然学过一些美术和手绘基础课程,但总是难以轻松驾驭建筑设计表达手法,在色彩选择上也常常陷于无序。经过训练,学生自述在表现技法的选用上更有信心,从剖析案例到临摹抄绘再到转绘应用,循序渐进的练习中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技法进步,同时更加深了对东方审美的认识与认同。总体上看,本知识点教学效果良好,未来,应更多关注与前续造型基础课程和后续建筑设计课程的承接,实现对建筑学专业核心设计表达能力提升的更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