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思政优秀微课设计书(孙敏明)

发布部门:学院发布时间:2024-06-12浏览次数:21

浙江万里学院课程思政优秀微课设计书

课程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

负责人

孙敏明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二年级

微课章节名称

  1. 庄子

——一个游戏的人

  1. 庄子思想之破除是非观念

3. 庄子思想之人生如梦

一、切入课程思政的课程知识点

(一)知识点1庄子——一个游戏的人1了解庄子生平;(2解读庄子生活小故事;(3对庄子人生态度的理解

(二)知识点2庄子思想之破除是非观念1产生是非对立的原因;(2无法通过辩论来辨明是非;(3齐一物论的方法;(4思考要不要标准,如何制定标准;(5思考庄子破除是非观念的启示

(三)知识点3庄子思想之人生如梦1思考庄周梦蝶故事的含义;2理解蝴蝶意象蕴含的人生境界;(3)从中国梦文学经典的例举,理解人生如梦意蕴的绵延、改变和不断丰富。

二、课程思政目标

(一)总体目标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贯彻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知识、能力、素质、价值目标三个方面看:知识层面,让学生理解中国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为具体的专业课学习打好文化根基能力层面:重点把握儒家、道家、佛教、道教等各家思想的精神内涵及它们对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能够欣赏和评析中国古代的各个艺术门类中的经典作品价值层面: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的艺术精神,让学生同情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实质,提升个人文化素养、思想理论水平和赏析品鉴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力。

(二)具体课程目标

1.针对知识点1庄子——一个游戏的人,课程思政目标:

1以知人论世的方法了解庄子生平

2通过《史记》《庄子》中的相关内容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

3对于“游戏”的人与人的全面发展等继续加以探讨

2.针对知识点2庄子思想之破除是非观念,课程思政目标:

1)庄子是如何破除是非观念的;

2)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标准如何制定,并举例。

3)思考庄子破除是非观念的启示。

3.针对知识点3庄子思想之人生如梦,课程思政目标:

1了解人生如梦的源头“庄周梦蝶”典故

2通过对庄周梦蝶故事的解读,引发学生思考“人生如梦”的意义。

3)列举中国梦文学的几个经典作品,继续讨论“人生如梦”问题。

三、知识点与思政教育结合的教学设计

(一)针对知识点1庄子——一个游戏的人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以知人论世的方法了解庄子生平;(2通过《史记》《庄子》中的相关记载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3对于“游戏”的人与人的全面发展等继续加以探讨

教学案例: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的记载可以得到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漆园吏;战国中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代;学问广博,以老子学说为根本思想;作品十多万字,大多数是寓言;猛烈抨击儒家、墨家等各家言论;文笔无拘无束,酣畅淋漓。

从《列御寇》、《山木》、《外物》篇等小故事得到庄周生活困苦,与《史记》中他拒绝楚国相位形成鲜明对比,启示思考庄周的人生态度,用“惠子相梁”进一步加强对庄子的认知,最后得出庄子——一个游戏的人。

教学延伸:

作业思考如何评价庄子这个战国中期的“异类”人物的,他在历史上造成了哪些影响,对于今天的我们又有什么启示。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庄子人生态度的历史和现代意义。

教学总结:

运用知人论世的方式认识人物,通过小故事了解人物的生活,引导学生评价,在教师给出参***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对庄子的评价和他的历史与现实的启示意义。


(二)针对知识点2庄子思想之破除是非观念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产生是非对立的原因;(2辩无胜”;(3齐一物论的方法;(4思考如何制定标准;(5庄子破除是非观念的启示

教学案例:

从《齐物论》中大小、高下、长短、美丑、善恶、正确和错误的对立来理解造成差异的原因;归结争端的根本原因是“各为其所欲”,因而“辩无胜”。

从《齐物论》中选取“道通为一”和“复通为一”来齐一物论。

引导思考庄子思想深刻的一面,但也有局限的一面。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制定标准,这种标准应该能够适应在一定范围内最大多数人的利益需要。我们找到的例子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引导思考庄子破除是非观念的启示价值。

教学延伸:

对于如何破除是非问题,庄子还提到了“不遣是非”,“莫若以明”、“两行”等命题,请同学们继续探寻它们的含义,并思考这些对于现实的启示。

教学总结:

从庄子破除是非观念的论述,来思考关于是非标准的建议,以及如何超越是非对立而获得相对的自由。


(三)针对知识点3庄子思想之人生如梦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庄周梦蝶”故事解读2故事的涵义探寻。(3)中国梦文学名著的例举。

教学案例:

齐物论中“庄周梦蝶”故事展开讨论,引发学生思考人生如梦的含义,尤其注意对庄子“物化”概念的解读。

中外“蝴蝶”意象的运用,以谷口芜村的俳句和铃木大拙的阐释进一步阐述生命活着当下追求自由的意蕴。

例举中国古代梦文学的几个经典作品,看到人生如梦意蕴的绵延、改变和不断丰富。

教学延伸:

庄周梦蝶的故事可以有多种解读,让同学们继续查找相关资料,收集从不同角度对庄子梦蝶故事的理解,进行交流。

教学总结:

从庄周梦蝶的故事解读庄子思想中对于梦与觉、生与死界限的消除,自我融合到天地万物中得到自由和永恒,这也是一种内在超越。而后来的人生如梦更多染上哀伤或悲凉的基调,在文学中被反复运用,以呈现各种人生况味。由此让学生探寻一个文本的多重意蕴以及历史影响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实施

课前:阅读《庄子》中的相关内容

课中:通过《庄子》中的相关故事、寓言来阐释其背后的深意,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思想的启示意义

课后:继续阅读《庄子》相关材料,搜集对于同一个思想的不同讨论,并交流互动

五、特色及创新

(一)课程特色

使学生理解中华文化基本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具体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较好的文化根基,具备较为广泛的职业适应性。理解传统儒释道三家思想和中华艺术精神,提升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养成对国家、民族、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二)改革创新点

1)教学内容创新:经典文学艺术作品的多维解读,培养学生的分析与鉴赏能力,与现代艺术作品或西方艺术作品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以及与西方文化的差异着重关注传统文化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探讨传统文化的当代继承与创新

2)教学模式创新: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传统文化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要求学生走访各类博物馆、文化园区等,形成图文并茂的调查报告,探寻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和创新。


Copyright©:浙江万里学院 浙ICP备050145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