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设计书(罗素平)

发布部门:学院发布时间:2024-06-11浏览次数:10

《美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设计书

文化与传播学院

罗素平

一、课程概括

《美学》是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模块必修课程,是专业基础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和理解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基本概念,运用审美的基本原理去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审美现象、以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训练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概括能力以及理论表达能力,对于提高基本素质和进一步深入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美学基础知识:通过学习《美学》课程,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美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美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主要美学家的观点等。

2.理解美的本质与特性:通过探讨美与美感的基本性质、“意象”美学概念等基本内涵,深化对美的本质与特性的理解。

(二)能力目标

1.探究性思考与评价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美学热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深入探究,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评价。

2.审美与鉴赏能力:通过课程学习,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使其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表达情感。

3.沟通学做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将自己的美学观点和创作成果有效地传达给他人,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三)价值目标

1.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通过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增强对美的感受力和判断力。

2.培养人文素养和审美修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修养,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3.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

4.树立正确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正确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培养对党和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忠实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思政元素

(一)文化自信

1.强调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分析中国古今艺术作品中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二)家国情怀

1.结合艺术作品,引导学生理解艺术家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深厚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分析近现代艺术史中的爱国主义作品,让学生感受到画家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兴衰荣辱的关心与担当。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在《美学》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通过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分析艺术作品中的道德主题,如正义、善良、勇敢等,让学生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和价值。

(四)生态意识

1.结合自然美、生态美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2.引导学生从美学角度欣赏和表现自然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四、设计思路

(一)明确思政目标

在《美学》课程中,首先要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社会责任感等。这些目标应贯穿整个课程设计过程,确保课程内容与思政目标相契合。

(二)融入思政元素

将思政元素自然、有机地融入《美学》课程中。例如,在讲述中国传统美学时,可以强调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分析艺术作品时,可以探讨作品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探究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思政教育的内涵和价值。

(四)强化实践环节

美学课程应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美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艺术展览、文化交流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五)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传统的笔试成绩、作品评价等定量评价方式,以及课堂表现、实践能力等定性评价方式。通过多元化评价体系的运用,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思政教育的效果。

五、实施案例

案例1

第三章 社会美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辨析社会美、实践、社会交往、日常生活、节庆狂欢等关键词,了解社会交往与人物美、日常生活美与节日欢庆美的美学界定,重点理解社会美的范围与特征。

2.技能目标: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并运用本章的关键词与理论分析具体的社会美与社会审美现象。

3.情感目标: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增进他们对人格美的认同,帮助学生建构审美人格。

教学内容:

1.社会美的范围与特征

2.社会交往与人物美

3.日常生活与节日欢庆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一)欣赏和判断

让学生欣赏来自于网络的图片和视频,包括逆行的消防员、精心布置过的学生寝室、中国大爷中的健身达人、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节日欢庆以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等等。

提问:请学生说明图中人物或者生活表现出来的审美感受,并且让学生举一些类似的例子。

(二)引出社会美的相关概念

社会美可分为两种形态,一是直接形态,如物质环境、物质产品、人的服饰仪表、行为举止、话语谈吐等,这类社会美是形之于外的,可以直接感知的,我们的审美活动大都体现在这一范围之内。

社会美的另一种形态是间接形态,如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时代精神、社会治安、社会风尚等等,这类社会美并不体现在某一具体现象上,而是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我们需要透过复杂的现象,经过分析思考,才能掌握其中的本质。

二、展开新课

(一)社会生活如何成为美

 “生活世界”是有生命的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人与万物一体的世界,是充满了意味和情趣的世界。在社会生活领域,利害关系更经常地处于统治地位,再加上日常生活的单调和重复,人们更容易陷入“眩惑”的心态和“审美的冷淡”。人们通过自己创造的意象世界中超越世俗的、实用的、功利的关系,回到人的本真的生活世界,回到人的存在的本来形态,从而浑然忘我,快乐,陶醉,充满自由感和幸福感。比如民俗风情,节庆狂欢,休闲旅游等。

(二)人物美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所以讨论社会美首先要讨论人物美。人物美可以从三个层面去观照。

第一层面是人体美,人体美是由形体、比例、曲线、色彩等因素构成的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意象世界。在人体美中,形体、比例、曲线、色彩等形式因素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人体美的形式因素不能脱离人的感性生命的整体,也不能脱离人的社会文化生活的环境和人的精神生活。人的形体美、线条美、色彩美等等,最终显示为感性生命之美。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审美活动中生成的,所以它带有历史的、文化的内涵。西方美术史上有许多表现人体美的雕塑作品和绘画作品,中国美术史上也有以人体美为内容的作品。

第二个层面是人的风姿和风神。人体美是人的感性生命的美,而当人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表现出一个人的内在的灵魂美、精神美时,就形成为一种风姿之美、风神之美。我国魏晋时期流行的人物鉴赏就是着重欣赏人的风姿、风采的美。(以《世说新语》中关于人物品藻的记载为例来说明)

第三个层面是处于特定历史情境中的人的美。凡是人,都不能脱离社会生活,都必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中。如卧薪尝胆的勾践、垓下悲歌的项羽、当垆卖酒的卓文君、投笔从戎的班超、舌战群儒的诸葛亮、横槊赋诗的曹操、枕戈待旦的刘琨、闻鸡起舞的祖逖,等等。人物美的这个层面,比较前面两个层面,包含有更丰富的历史的内涵和人生的意蕴,也更能引发欣赏者的人生感、历史感。

引导学生理解,精神层面的更重要,人格塑造更有魅力。

(三)日常生活的美

日常生活的美,在很多时候表现为一种生活的氛围给人的美感。这种氛围,犹如玫瑰园中的芳香,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人人都可以感受到,而且往往沁入你的心灵最深处。如果人们能以审美的眼光去观照日常生活,它们就会展示出一个充满情趣的意象世界。中国古代有很多有名的诗句都是描绘这种生活氛围的美感。中国古人特别追求在日常生活中营造美的氛围。(举例说明)历史上许多文学家、艺术家,以老百姓这种普通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文学艺术作品:如战国镶嵌宴乐攻战纹壶上的采桑图,东汉弋射收获画像砖上的渔猎图,以及《诗经》中的《七月》、《东山》,都是描绘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包含有极浓的生活情趣。敦煌壁画上,也生动描绘了当时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的场景:耕种,养蚕,纺织,盖房,打猎,捕鱼,制陶,冶铁,畜牧,屠宰,推磨,做饭,婚嫁,商旅……等等。

(四)民俗风情的美

在一定历史时期,一个地区的人民群众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生活方式,人们称之为民俗。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又说;“相沿成风,相染成俗。”当这种相对固定的生活方式显示出审美价值时,就称为风情。而当人们完全超脱日常的生活方式而成为纯审美的活动时,就成为节庆和狂欢活动。

民俗风情是重要的审美领域。因为这里包含有人生、历史的图景,有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举例说明:北京的天桥、胡同、庙会、卖花声;杭州的西湖、南京的秦淮河等等

民俗风情作为重要的审美领域,历来为艺术家所关注。他们创作了许多描绘民俗风情的艺术作品。如张岱的《西湖七月半》,宋代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长卷画,描绘了公元12世纪北宋开封城外东南七里的一段汴河风光和城内街道的热闹繁华景象。(赏析《西湖七月半》和《清明上河图》)

(五)节庆狂欢

节庆狂欢活动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超越。在这种状态中,不仅人和人融为一体,而且人和自然也融为一体。

这种形式超越了世俗的等级制度、等级观念以及各种特权、禁令,也就超越了日常生活这种种局限和框架,现实了生活的本身面目,或者说回到了生活本身,回到本真的生活世界。人回归到了自身,并在人们之中感觉到自己是人。人类关系这种真正的人性,不只是想象或抽象思考的对象,而是成为现实的实现,并在活生生的感性物质的接触中体验到的。这是纯粹的审美体验。所以可以说,狂欢节的生活是最具审美意义的生活。

三、课堂总结

社会美是社会生活领域的意象世界,它也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一般来说,在社会生活领域,利害关系更经常地处于统治地位,再加上日常生活的单调的重复的特性,人们更容易陷入“眩惑”的心态和“审美的冷淡”、所以审美意象的生成常常受到遏止或消解,这可能是社会美过去不太被人注意的一个原因。

人物美属于社会美。人物美可以从三个层面去观照:人体美,人的风姿和风神,处于特定历史情景中的人的美。这三个层面的人物美,都显现为人物感性生命的意象世界,都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带有历史的文化的内涵。

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尽管天天重复,显得单调、平淡,但如果人们能以审美的眼光去观照, 它们就会生成一个充满情趣的意象世界,达个意象世界包含有深刻的历史的意蕴,显现出老百姓的本真的生活世界。

在人类的切史发展中,出现了一些特殊的社会生活形态,如民俗风情、节庆狂欢等,在这些社会生活形态中,人们在不同程度上超越了利害关系的习惯势力的统治,超越了日常生活的种种束缚,摆脱了“眩惑”的心态和“审美的冷淡”,在自己创造的意象世界中回到人的本真的生活世界,获得审美的愉悦。这些社会生活形态是社会美的重要领域。

案例2

第四章 自然美

教学目标:辨析自然美、如画模式、比德模式、天然美等关键词,了解自然美概念的两种基本内涵、自然美的基本特性和作为中国古典美学核心自然美范畴的天然美,重点理解自然美的四种代表性模式,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并运用本章的关键词与理论分析具体的自然美与自然审美现象。

德育目标: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增进他们对自然美的认同,促进他们对家乡及祖国的青山绿水的了解和热爱,帮助学生建构和谐的自然观。

教学内容:

1.自然美的概念内涵与基本特性

2.自然美的代表性模式

3.天然美: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自然美范畴

教学设计:

导入:

(一)欣赏和判断

让学生欣赏来自于网络的图片和视频,包括等等。

提问:请学生说明图中形象表现出来的审美感受,并且让学生举一些类似的例子。

(二)引出自然美的相关概念

自然美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自然美就是“呈于吾心”而见于自然物、自然风景的审美意象。

二、展开新课

(一)自然美的概念内涵与基本特性

自然美的两种内涵:外在自然物之美与内在天性之美

基本特性:

1.对自然事物及其属性的依赖性或鲜明的自然性

自然物自身的自然因素、自然条件及其自然特征是自然审美与自然美产生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对自然物自身及其相关特征的依赖性则构成了自然美的首要特征。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华山之险、黄山之奇、泰山之雄和青城山之幽。

2.自然美的内容相对朦胧、宽泛,侧重于自然事物的形式美。线条、形状、色彩、声音、质料等形式美的因素,成为外在自然物之美的自然美欣赏中最重要和压倒其他的部分。自然物往往以它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响、生气盎然的姿态等感性形式直接唤起人的美感。

3.自然美的形态多变性与变异性

因主客条件的制约,自然美具有形态多变性与变异性特征。这一方面与自然物自身的运动、变化的无限丰富性(四季、阴晴、朝暮、云雨等)有关;另一方面与人面对这些自然事物时的视角、情感态度等有关。

4.自然审美的处身性与不可传达性

即审美者身处审美活动中的全感官身心参与性、亲身经历性及源发体验性,环境美学家普遍强调自然审美是一种“介入式”的审美经验感知模式。

(二)自然美的代表性模式

如画模式、比德模式、宇宙模式、天成之美

重点讲授比德模式,自然美欣赏的伦理学模式。即自然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作为审美客体可以与审美主体“比德”,即从中可感受到某种人格化的道德美。因而,“比德”之“比”即比拟或象征,“德”则指伦理道德或精神品格。“比德”即自然对象之美是儒家君子之人格美德的比喻或象征。

产生自中国先秦并为后世广为认同与传扬的比德理论或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国文化“一天人”、“同真善”哲学特征与类比思维方式,是强调主体即所谓君子人格美建构的中国美学在自然审美或自然美的具体体现。

由此可见,比德可谓用来解释人们追求自然美或从事自然审美的一部分深层背景、原因的一种理论,而并非解释自然美与自然审美本身性质与特征的理论。

引导学生欣赏“梅兰竹菊”。

(三)天然美: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自然美范畴

与西方美学关注自然美外在自然特征不同,中国古典美学更热衷于讨论内在天性之美的自然美。这一意义上的自然美被更简明地表述为“天然之美”和“天成之美”。重点讲解自然界的天然美、人生社会的天然美和艺术品的天然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课堂小结:

自然美有两种内涵,即外在自然物之美与内在天性之美。自然审美依赖自然事物及其属性,内容相对朦胧、宽泛,形态多变,审美过程不可传达。自然审美的主客体代表性模式有如画模式、比德模式、宇宙本体论模式和天成境界。天然美即内在天性之美的自然美。它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自然美范畴,一般简明地表述为“天然”、“天成”或“天然(之)美”、“天成(之)美”,涵盖了自然界、人生社会、艺术等诸多审美领域的核心美学范畴。

案例3

第五章 艺术美

教学目标:辨析艺术、艺术美、模仿说、有意味的形式等关键词,了解艺术概念的发展过程和艺术美的基本特性;重点掌握艺术美的四种层次,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并运用本章的关键词与理论分析具体的艺术美与艺术审美现象。

德育目标: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增进他们对艺术美的认同,促进他们对我国传统艺术作品的了解和热爱,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艺术审美观。

教学内容:

1.对“什么是艺术”的几种回答

2.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

3.艺术作品的层次结构

4.意境说

教学设计:

导入:

(一)欣赏和判断

让学生欣赏来自于网络的图片和视频,包括敦煌壁画、历代绘画作品、秦始皇陵兵马俑、苏州园林等等。

提问:请学生说明图中形象表现出来的审美感受,并且让学生举一些类似的例子。

(二)引出艺术的相关概念

艺术不是为人们提供一件有使用价值的器具,也不是用命题陈述的形式向人们提供有关世界的一种真理,而是向人们呈现一个意象世界,从而使观众产生美感(审美感兴)。

二、展开新课

(一)对“什么是艺术”的几种回答

在西方美学史上,对于艺术的本体有种种看法(定义),影响比较大的有以下四种:

1.模仿说。古希腊的人都主张模仿说,即艺术是现实世界的模仿(再现)。中国古代也有很多人主张这种模仿说,如“诗史”的说法就包含着艺术(诗)是现实(史)的再现的思想。

2.表现说。这是欧洲从18世纪以后随着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而出现的主张,即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或认为艺术是主观心灵的表现,或认为艺术是自我的表现。

3.形式说。这种主张认为艺术的本体在于形式或纯形式。比较有名的如英国克莱夫·贝尔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的理论。

4.惯例说。这是比较靠近当代才出现的理论,也即在有人否认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之后出现的理论。

我们回顾一下中外艺术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人们对于艺术的认识至少有以下几点是共同的:第一,艺术是一种人造物,是人工的产品(作品)。艺术必然作为艺术品才能存在,而艺术品必然有一种物质载体。第二,艺术与技艺不可分。《庄子·天地》篇:“能有所艺者,技也。”艺术品是艺术家依靠技艺和才能生产出来的,这是艺术的技艺性。第三,艺术品是一种精神产品,它是为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而生产(创造)出来的。艺术品区别于一般的人工产品,区别于一般的技艺。一般的人工产品,如器具,人们把它生产出来是为了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它就逐渐被消耗了。实用性是它的本质。而艺术品不是为了使用,它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为了满足人的观赏(审美)的需求而生产出来的。人们在观赏某件艺术品时,并不是消耗这件艺术品。《尚书》提出“诗言志,歌永言”,《荀子·乐论》说“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都是说艺术品的精神性。这和以实用性为本质的器具是完全不同的。

(二)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

艺术的本体是审美意象。艺术品之所以是艺术品,就在于它在观众面前呈现一个意象世界,从而使观众产生美感(审美感兴)。这个看法,是中国传统美学一种占主流的看法。

在本体的层面上,艺术就是美,这不等于说,艺术只有审美这个层面。艺术是多层面的复合体。除了审美的层面(本体的层面),还有知识的层面、技术的层面、物质载体的层面、经济的层面、政治的层面,等等。这些对于艺术来说也是重要的层面,但是美学一般不对这些层面进行专门的研究,美学只限于研究艺术的审美层面。例如,艺术作品有知识的层面。孔子早就说,学《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就是说《诗经》有一个知识的层面。我们中国的红学家也说,《红楼梦》是一部清代前期社会的“百科全书”,从《红楼梦》中人们可以学到各方面的知识。

 “诗言志,歌咏言,非志即为诗,言即为歌也。或可以兴,或不可以兴,其枢机在此。”王夫之在这里把可以不可以“兴”作为区分艺术与非艺术的最根本的标准,这是非常深刻的。这是从艺术的本体着眼的。艺术的本体是审美意象,因此它必然可以“兴”,也就是它必然使人产生美感。如果不能使人产生美感,那就不能生成意象世界,也就没有艺术。

(三)艺术作品的层次结构

讨论艺术美,还要应该谈到一个艺术作品的层次结构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把艺术作品分为材料层、形式层、意蕴层三个层次来做一些分析。

1.材料层

艺术作品必然要有物质材料作为载体。郑板桥说的“胸中之竹”必然要变为“手中之竹”,这就要有笔、墨、纸等物质材料。艺术作品的这个物质材料的层面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会影响意象世界的生成。如中国水墨画的宣纸、水墨对水墨画的意象世界的生成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物质材料的层面会给予观赏者一种质料感,这种质料感带着朦胧的情感色彩,它有助于在观赏中形成一种气氛,这种气氛环绕着逐渐清晰起来的意象,使意象充满一种“韵味”,一种王夫之所说的“墨气所射,四表无穷”的氛围。

2.形式层

形式层是与材料层相联系的。形式是材料的形式化,但是形式超越材料而成为一个完整的“象”(形式世界)。艺术作品中的这个形式层在作品中也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显示作品(整个意象世界)的意蕴、意味;另一方面,这些形式因素本身又可以有某种意味。

文学作品中语言的音韵、节奏,构成一种形式感或形式美。例如,《西厢记》中红娘的一段唱词。在绘画作品中,线条、色彩、形状等等形式因素以及它们构成的“象”是作品的形式层,这些形式因素本身可以具有某种意味。我们看齐白石的《柳牛图》(作于1937)。

艺术作品的形式层还涉及艺术的技巧,因为艺术形式要依靠技巧来创造。一个中国画家在画面上创造的形式世界要依靠他的笔墨的技巧。一个京剧演员在舞台上创造的形式世界要依靠他唱、念、做、打的技巧。有时这种技巧可以突出出来,成为一种技巧美。观众可以孤立地欣赏这种技巧美。中国京剧表演中的一些特技就是如此。这种技巧美可以引起观众的惊奇感和**。这种惊奇感和**也可以融入观众欣赏一出戏(意象世界)的整体美感,从而具有审美价值。

3.意蕴层

艺术作品的意蕴,我们过去也称之为作品的“内容”。

艺术作品的意蕴和理论著作的内容不同。艺术作品的“意蕴”只能在直接观赏作品的时候感受和领悟,而很难用逻辑判断和命题的形式把它“说”出来。陶渊明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作品的“意蕴”与理论著作的内容还有一个重大的区别。理论作品的内容是用逻辑判断和命题的形式来表述的,它是确定的,因而是有限的。而艺术作品的“意蕴”则蕴涵在意象世界之中,而且这个意象世界是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复活(再生成)的,因而艺术的“意蕴”必然带有多义性,带有某种程度的宽泛性、不确定性和无限性。如简文帝司马昱的《春江曲》为例。这是一首小诗:“客行只念路,相争渡京口。谁知堤上人,拭泪空摇手。”这首诗本来是写渡口送别的直接感受,但是不同的人对这首诗的感受和领悟却可以很不相同,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欣赏者那里再生成的意蕴可以是不同的。

(四)意境说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引人瞩目的范畴。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一方面超越有限的“象”(“取之象外”、“象外之象”),另一方面“意”也就从对于某个具体事物、场景的感受上升为对于整个人生的感受。这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意蕴。我们前面说“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的规定性之外,还有特殊的规定性。这种“象外之象”所蕴涵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的意蕴,就是“意境”的特殊的规定性。因此,我们可以说,“意境”是“意象”中最富有形而上意味的一种类型。

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喜欢画“远”,高远,深远,平远。“远”,也就是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中国的园林艺术最能说明意境的这种特殊规定性。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园林的特点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物的美,也不是一片孤立的风景的美,而是能够在游览者的心目中生成意境。中国园林建筑的意境,就在于它可以使游览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以使游览者“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入无限的时间空间,从而引发一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

课堂小结:

艺术的本体是审美意象,即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艺术是多层面的复合体。除了审美的层面(本体的层面),还有知识的层面,技术的层面,物质载体的层面,经济的层面,政治的层面,等等。艺术与非艺术应该加以区分,区分就在于看这个作品能不能呈现一个意象世界,也就是王夫之说的能不能使人“兴”(产生美感)。

艺术作品的结构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我们认为分成三个层次是比较合适的:(一)材料层;(二)形式层;(三)意蕴层。

  “意境”是“意象”(广义的美)中的一种特殊的类型,它蕴涵着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和宇宙感。“意境”给予人们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就是康德说的“惆怅”,也就是尼采说的“形而上的慰藉”。“意境”不仅存在于艺术美的领域,而且也存在于自然美和社会美的领域。

六、特色及创新

(一)特色

1.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

《美学》课程在思政教育中注重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观念。通过深入探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如“意境”、“气韵生动”等,引导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结合现代审美趋势,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2.强调实践与应用

《美学》课程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加强调实践与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艺术创作、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的力量,提升审美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将美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多元化评价体系

《美学》课程思政教学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个方面。这种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还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创新

1.课程内容的创新

在课程内容上,《美学》课程思政教学注重引入前沿的美学理论、艺术流派和当代社会问题,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美学动态和趋势。同时,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和优化,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求。

2.教学方法的创新

《美学》课程思政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翻转课堂、互动探究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提高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

3.实践活动的创新

《美学》课程思政教学注重实践活动的创新和拓展。通过开展各种与审美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艺术展览、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的力量,提升审美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七、教学效果

(一)增强文化自信

1.学生对中国传统美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明显增强。

2.学生对中国美学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自信地展示和传播中国文化。

(二)提升审美能力

1.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能够从更宽广的角度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例如,在欣赏西方现代艺术作品时,学生能够结合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进行深入分析,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美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美,形成独特的审美观点。

(三)培养社会责任感

1.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艺术展览、文化交流等,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他们意识到艺术不仅是个人的追求和享受,更是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2.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促进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1.《美学》课程思政教学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增强了学习效果。

2.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尝试和创新,形成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附:部分学生作品封面



Copyright©:浙江万里学院 浙ICP备05014579号-1